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什么?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有何不同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在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特定公共服务或管理服务时,按照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收取的费用。
1、基本特征
征收主体特定:仅限行政事业单位或授权组织(如教育部门收取考试报名费、市场监管部门收取企业登记费)。
法律依据明确:必须基于《价格法》《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规设立,需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
非营利性质:收费标准以覆盖服务成本为限,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区别于经营性收费)。
2、常见类型
管理类收费:如企业注册登记费、排污许可证工本费。
资源补偿类收费:如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
公共服务类收费:如公办学校学费、疫苗接种服务费(需符合减免政策)。
3、与税收的区别
对比项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税收 |
征收目的 | 补偿特定服务成本 | 政府一般性财政收入 |
自愿性 | 享受服务则需缴纳(如办证费) | 强制性无偿缴纳 |
资金用途 | 专款专用(如考试费用于考务支出) | 纳入财政统筹使用 |
4、政策规范
目录管理:财政部定期发布《全国性及中央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地方同步公开省级清单。
减免规定:如对小微企业免征不动产登记费、对低收入群体减免诉讼费。
二、行政事业性收费与经营性收费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收费项目,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收费主体不同
行政事业性收费主体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如教育局收取的中考报名费、市场监管局收取的企业登记费。
经营性收费主体是:企业或市场化运营机构,如物业公司收取的停车费、培训机构收取的课程费。
2、法律依据不同
行政事业性收费:必须依据《价格法》《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规设立,需列入财政部发布的收费目录清单
经营性收费:遵循《民法典》《价格法》中市场调节价规定,收费标准由经营者自主制定(除政府定价项目外)
3、收费性质不同
对比维度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经营性收费 |
目的 | 补偿公共服务成本(非营利) | 获取经营利润 |
强制性 | 享受服务必须缴纳 | 自愿消费 |
资金用途 | 专款专用(如考试费用于考务) | 企业自主支配 |
票据类型 | 财政专用票据 | 税务发票 |
4、监管要求不同
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国库,必须公示收费依据和标准(如您此前查询的财政目录)
经营性收费:需依法纳税(增值税等),明码标价即可,无特殊公示要求
5、违规后果不同
行政事业性收费: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属违法行为,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追责
经营性收费:价格欺诈等行为受《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规制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