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怎么做?计划成本核算法公式是什么
计划成本法是企业存货核算的常用方法,指在日常收发存环节以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并通过调整实际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进行核算,适用于存货种类多、流转频繁的企业。那么,大家是否清楚,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怎么做?计划成本核算法公式是什么?
一、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怎么做?
在计划成本法下,会计分录的处理方式如下:
(一)购入材料
1.当货款已经支付,且材料已经验收入库时:
① 先记录实际采购成本: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 同时,按计划成本结转至“原材料”,并调整成本差异(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超支在借方,节约在贷方):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时记借方)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时记贷方)
2.当货款已经支付,但材料尚未验收入库时:
① 此时仅需记录实际采购成本,待材料后续验收入库后,再做结转分录。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 后续材料验收入库时,补做结转分录: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时记借方)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时记贷方))
(二)发出材料
1.生产经营领用材料时: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2.出售材料结转成本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3.发出委托外单位加工的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计划成本)
二、计划成本核算法公式是什么?
计划成本核算法相关公式参考如下,需注意公式的完整逻辑: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的数量×计划单价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备注:超支差异额为正数,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额;节约差异额为负数,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额)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购入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期购入材料计划成本)×100%(备注:分子中,超支差异记正数,节约差异记负数)
计划成本法会计分录以及计划成本核算法公式,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之了君的信息共享,应该也是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如果说大家还想要了解学习更多关于计划成本法相关的信息,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到之了课堂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