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计提坏账准备?分录是什么
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难以解决的业务,正确运用相关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是大家需要学会的一项技能。例如,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计提坏账准备?分录是什么?接下来,之了君就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具体阐述一下。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如何计提坏账准备?分录是什么?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小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直接转销法,即不需要预先计提坏账准备,仅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将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一处理方式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的备抵法(需计提坏账准备),目的是简化小企业的会计核算。
具体账务处理流程及会计分录如下:
1. 实际发生坏账时
当确认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如债务人破产、失踪或长期未还款且无收回可能),按实际无法收回的金额,做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 坏账损失
贷:应收账款(对应客户明细)
2. 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时
若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日后又收回,需先恢复应收账款记录,再反映收款情况,分录如下:
恢复应收账款时:
借:应收账款(对应客户明细)
贷:营业外收入
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对应客户明细)
【知识拓展】
1.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区别:《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备抵法,需提前计提坏账准备;而《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直接转销法,无需计提,仅在实际发生时确认损失,更贴合小企业的核算需求。
2.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小企业确认坏账损失需符合税法规定,如债务人破产清算、死亡或失踪、3 年以上未收回且无追偿可能等,同时需留存法院判决书、催收记录等证据,以备税务核查。
3.谨慎性原则的体现:虽然小企业无需预先计提坏账,但仍需定期评估应收账款风险,对可能无法收回的款项及时跟踪,避免因长期挂账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坏账损失的处理及会计分录,之了君已为大家详细梳理。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注意区分不同准则的核算要求,确保账务处理合规。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实操能力,建议到之了课堂系统学习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