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备抵科目有哪些?备抵科目的借贷方向如何确定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9-02 15:25:59

备抵科目是调节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的关键工具,其设置与借贷方向的确定直接影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也是践行谨慎性原则的核心环节。那么,会计科目备抵科目有哪些?备抵科目的借贷方向如何确定?随之了君一起了解。

会计科目备抵科目有哪些?备抵科目的借贷方向如何确定

一、会计科目备抵科目有哪些?

备抵科目主要分为资产类备抵科目和负债类备抵科目,其中资产类备抵科目数量较多,用于抵减资产账面余额以反映实际价值;负债类备抵科目较少,用于抵减负债账面余额以反映实际负债金额。具体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主科目类型

主科目名称

备抵科目名称

备注

资产类

库存商品/原材料

存货跌价准备

抵减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

资产类

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

反映固定资产累计损耗金额

资产类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抵减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资产类

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

反映无形资产累计消耗金额

资产类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抵减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资产类

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针对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资产类

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针对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资产类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抵减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资产类

商誉

商誉减值准备

抵减商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资产类

债权投资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抵减债权投资预期信用损失

资产类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抵减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

资产类

使用权资产

使用权资产累计折旧

反映使用权资产累计损耗金额

资产类

使用权资产

使用权资产减值准备

抵减使用权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负债类

长期应付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

抵减长期应付款中尚未分摊的融资费用,属于负债类备抵科目

特别说明:

1.“长期应收款”的“未实现融资收益”虽在资产负债表中以“长期应收款账面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列示,但本质是“尚未实现的利息收入”,属于资产类科目(非备抵科目),不纳入备抵科目范畴;

2.“股本”对应的“库存股”是所有者权益类抵减项目,用于抵减所有者权益总额(如回购股票),不属于资产/负债类备抵科目,因此未列入上表。

二、备抵科目的借贷方向如何确定?

备抵科目的借贷方向完全由对应主科目的借贷方向决定,且与主科目方向相反,核心逻辑是“通过备抵科目余额抵消主科目余额,反映实际价值”,具体可分两类说明:

1.资产类备抵科目:贷增借减,余额在贷方

资产类主科目的默认余额在借方(如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因此其备抵科目的余额方向与主科目相反,需在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

示例:

固定资产(主科目):余额在借方,核算固定资产原值;

累计折旧(备抵科目):余额在贷方,计提折旧时“贷:累计折旧”(增加备抵金额),处置固定资产时“借:累计折旧”(减少备抵金额),最终以“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算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2.负债类备抵科目: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主科目的默认余额在贷方(如长期应付款),因此其备抵科目的余额方向与主科目相反,需在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

示例:

长期应付款(主科目):余额在贷方,核算企业应支付的长期负债总额;

未确认融资费用(备抵科目):余额在借方,发生融资费用时“借:未确认融资费用”(增加备抵金额),分摊融资费用时“贷:未确认融资费用”(减少备抵金额),最终以“长期应付款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计算实际负债金额。

明确会计科目备抵的具体类型与借贷方向,是保障会计核算合规性、财务信息真实性的基础。无论是资产类备抵科目的“贷增借减”,还是结合主科目性质判断方向的逻辑,均需结合准则要求与业务实际准确应用。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