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什么时候确认递延所得税?无形资产都要递延吗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8-26 15:56:20

无形资产方面的知识点很多,也是财务人员建议学习的一块重要内容。正确学习了解关于无形资产方面的知识点信息,对于大家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那么,无形资产什么时候确认递延所得税?无形资产都要递延吗?接下来,之了君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无形资产什么时候确认递延所得税?无形资产都要递延吗

一、无形资产什么时候确认递延所得税?

无形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核心要结合无形资产来源和确认阶段判断,关键看是否满足“税会差异+准则确认条件”,具体规则如下:

1.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无论是否有税会差异,都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后续计量中,若因摊销年限、减值等产生税会差异,且未来有足够应纳税所得额,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2.外购形成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若属于“非企业合并、不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普通外购(如直接付款买软件),即使有税会差异也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后续计量中,因摊销、减值产生的税会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3.企业合并形成的无形资产:初始确认时,若会计按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税法按原计税基础(如被购买方原成本)计量,产生的税会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后续计量中,因摊销、减值产生的差异,同样需确认递延所得税。

二、无形资产都要递延吗?

无形资产是否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需分情况讨论:

(一)自行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这类无形资产通常初始确认时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后续计量若有符合下列条件的差异则需确认:

①摊销年限差异:比如会计按15年摊销,税法允许按10年(或符合条件的软件按2年)摊销,导致税法每年摊销额比会计多,计税基础低于账面价值,产生可抵扣差异,若未来有足够应纳税所得额,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②减值差异:会计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但税法不认可减值,计税基础不变,导致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差异,未来有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时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③使用寿命不确定的特殊情况:会计上不摊销,仅每年做减值测试,税法要求按不低于10年摊销,每年产生可抵扣差异,未来有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时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外部购买或企业合并形成的无形资产

初始看交易性质,后续看是否有税会差异,具体规则如下:

1.初始确认的判断:

①普通外购(非企业合并):比如直接花100万买一套财务软件,会计按100万确认账面价值,税法若允许按2年摊销(计税基础初始也是100万),此时初始无差异;即使有差异(如税法特殊规定调整计税基础),因交易不影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也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②企业合并形成:比如收购A公司,A公司一项专利在合并中按公允价值150万(会计账面价值)计量,而税法认可的原计税基础是100万,此时产生50万应纳税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因企业合并属于“影响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的交易(合并会产生商誉或负商誉,影响利润表),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后续计量的判断:

无论初始是否确认,后续计量中只要有税会差异,且未来有足够应纳税所得额(或需承担纳税义务),都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若产生“可抵扣差异”(如会计摊销慢、计提减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若产生“应纳税差异”(如企业合并中公允价值高于计税基础,后续会计摊销比税法多),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关于无形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方面的信息,之了君已经给大家汇总整理清楚了。当然在实际业务开展的时候,大家可能还会遇到其他形形色色的问题。如果说不清楚如何去处理的话,建议大家可以及时到之了课堂来咨询,会给大家解惑答疑。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