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抵科目是什么意思?应收票据的备抵科目是什么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9-02 15:28:08

在会计核算中,备抵科目是实现“谨慎性原则”的重要工具,以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反映企业实际财务状况。那么,备抵科目是什么意思?应收票据的备抵科目是什么?本文就带大家详细了解!

备抵科目是什么意思?应收票据的备抵科目是什么

一、备抵科目是什么意思?

备抵科目是通过抵减对应主科目(资产或负债)余额,反映其实际价值或金额的特殊科目,核心功能是践行谨慎性原则,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靠。具体可从两方面理解:

1.覆盖范围:既包括资产类备抵科目(作为资产减项,如固定资产通过累计折旧反映净值),也包括负债类备抵科目(作为负债减项,如长期应付款通过未确认融资费用反映实际负债金额);常见资产类备抵科目对应关系清晰,例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对应坏账准备、存货对应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对应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对应累计摊销与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2.记账规则:遵循与被调整主科目借贷方向相反的原则——资产类主科目“借增贷减”,因此资产类备抵科目“贷增借减”(如坏账准备贷方登记计提额、借方登记转回或核销额);负债类主科目“贷增借减”,因此负债类备抵科目“借增贷减”(如未确认融资费用借方登记发生额、贷方登记摊销额)。最终通过“主科目余额-备抵科目余额”的差额,精准反映主科目的实际价值或金额。

二、应收票据的备抵科目是什么?

应收票据的备抵科目是坏账准备。

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应收票据需通过坏账准备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应对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具体核算需关注以下实务细节:

1.减值计提需区分票据类型

不同类型的应收票据违约风险差异较大,计提坏账准备时需针对性判断:

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银行信用背书下违约风险较低,通常可按较低比例(如1%-5%)计提坏账准备,或结合银行信用评级进一步调整;

商业承兑汇票:由企业承兑,违约风险与承兑方财务状况、信用评级直接相关,若承兑方为小微企业或信用记录较差的企业,需按较高比例(如10%-50%)计提,甚至对已出现逾期迹象的票据全额计提。避免统一按固定比例计提,导致财务数据无法反映实际风险。

2.坏账准备的明细核算要求

坏账准备是“共享备抵科目”,需同时核算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多项应收款项的减值,不能为应收票据单独设置专属备抵科目。实务中可通过两种方式规范核算:

按应收款项类型设置明细科目,如“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分别归集不同项目的减值金额;

若未设置明细科目,需通过备查簿详细记录各应收款项对应的减值计提、转回及核销情况,确保期末能准确拆分“应收票据对应的坏账准备余额”,便于财务报表列示(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项目需以“应收票据账面余额-对应的坏账准备余额”列示)。

3.关键业务的会计分录

计提应收票据减值:资产负债表日,经评估确认应收票据发生减值的,按减记金额: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坏账准备

转回已计提的减值:若后续应收票据收回可能性提高,需按原计提金额转回:

借: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核销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确认应收票据彻底无法收回时,按账面余额核销:

借:坏账准备——应收票据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

准确理解备抵科目的概念,是规范会计核算、保障财务信息准确性的基础,而明确应收票据对应的备抵科目,能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反映应收票据的可收回金额,规避坏账风险。在实际操作中,需结合企业应收票据的规模、回收风险等因素,合理计提坏账准备,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