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8-02 11:52:0526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长期借款二级科目为什么是应计利息,它替代应付利息吗? 是的,长期借款的利息,现在不通过应付利息核算,记入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只有逾期的利息,才转入应付利息,这是去年教材变化的地方,你看是否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8-02 11:04 20次浏览 说的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辨认公允价值价值份额指的是什么 同学你好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是指:购买方按持股比例占被购买方所有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即: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持股比例 专业指导-阿丁老师 2025-07-31 11:50 32次浏览 老师您好 第三个 随同商品出售的包装物是计入销售费用还是其它业务成本 区分 “是否单独计价” 即可: 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 的包装物→ 计入销售费用(相当于为销售商品免费配的包装,成本算销售开销 )。 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 的包装物→ 计入其他业务成本(包装本身算“其他业务收入”对应的成本,类似卖商品的成本逻辑 )。 看包装算不算“单独卖”,单独计价就走其他业务成本,否则走销售费用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7-30 13:44 29次浏览 带追索权时,一次性支付的贴现息体现在后续按实际利率法分期确认的利息费用中。这意味着贴现息不是一次性确认,而是随着借款的摊销逐步确认为财务费用 那它(贴现息)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按照教材 这个题应该选什么 同学你好,答案选B 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 贷:短期借款 专业指导-阿丁老师 2025-07-30 12:00 24次浏览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或更新改造停止使用了 不折旧了当期的账要怎么处理呢? 如果更新改造恢复正常使用了账又要怎么做? 1.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先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处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或收入(如残值收入、清理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清理”,最终将净损益转入“资产处置损益”或“营业外收支”。 2.更新改造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先将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停止计提折旧: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3.更新改造恢复正常使用改造期间发生的支出(如材料费、人工费等)计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改造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重新确定其原值、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从次月起按新的基础计提折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专业指导-小景老师 2025-07-28 11:47 50次浏览 第五题我看不出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我打了问号的。 21年7月1日无形资产开始摊销,原值240万元,至21年12月31日摊销=240/4/12*6=30(万元),账面价值=240-30=210(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200万元,计提减值=210-200=10(万元)。减值后,剩余使用年限2年,22年摊销额=200/2=100(万元),所以累计摊销=30+100=130(万元)。资产处置损益是倒挤的,资产处置损益=240-70-130-10=30(万元) 专业指导-李老师 2025-07-28 11:46 39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如何区分法律 法律行为 事实行为? 同学你好,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核心。意思表示就是行为人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达到某种法律效果的想法,比如签订合同,事实行为不需要意思表示,不管行为人有没有想产生法律后果的想法,只要行为客观发生,就直接产生法律效果,它的后果由“法律直接规定”,和行为人主观想法无关。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7-24 10:46 156次浏览 精华 按理说应付职工薪酬增加不应该是在贷方吗 应付职工薪酬应该是增加吧,我觉得应该是在贷方,而不是在借方 “应付职工薪酬”贷方是计提(欠员工的钱增加) ,借方是发放/扣款(欠员工的钱减少) 。题目里的分录是“还钱+扣钱”,所以应付职工薪酬记借方,冲减负债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7-22 11:02 272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道题可以这么做吗?加工至完工产成品100➕20➕2=122万元,最后估计该产成品能卖110,亏了12万元,所以需要计提12 要是客观题可以这样做,本身就是付出的代价也就是支付的成本费用与最终卖的价款比较 但是大题不可以的哈,存货减值就是成本100与可变现净值比较,可变现净值就是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估计的相关税费后的金额=110-20-2=88,你看下是否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7-16 10:12 412次浏览 精华 老师好!请问企业将自产商品用于符合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企业所得税法视同销售吗?该笔捐赠应纳税所得额又如何计算呢?视同收入-商品成本吗?还是视同收入-年度利润总额×12%? 是,自产商品公益捐赠,所得税视同销售。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先算视同销售部分:按“视同销售收入 - 商品成本”,确认这部分所得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 再算捐赠扣除部分:公益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内可扣,超限额部分结转以后三年扣。实际捐赠额超限额的,超的部分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最终该笔捐赠对应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 (视同收入 - 商品成本) +(实际捐赠额 - 年度利润总额×12% )(若实际捐赠额超限额才加 ) ,不是单纯“视同收入 - 成本”或只看限额,得两部分结合 。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7-16 09:05 38次浏览 精华 借方是固定资产,如何对应出贷方是实收资本呢?为什么是实收资本而不是其他类别? 1. 经济业务本质:谢氏包子铺收到投资方投入机器设备,这属于接受所有者投资的业务。投资方投入资产,成为企业所有者,享有相应权益。 2. 会计等式与科目关联: 会计基本等式是“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接受投资时,企业资产(固定资产)增加,同时所有者权益也需等额增加。 固定资产”是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符合“资产增加记借方”规则 )。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实收资本”核算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因投资方投入资产形成所有者权益,所以用“实收资本”核算,且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符合“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规则 )。 你看下这样可以理解吗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7-05 10:34 185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些可用现金支付的款项是不是也要在1000元结算起点以内么?(1234) 不是所有可用现金支付的款项都受1000元结算起点限制,分情况: 受1000元限制:第(7)项“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明确是1000元内。 不受1000元限制:像(1)职工工资津贴、(2)个人劳务报酬、(3)给个人的奖金、(4)劳保福利等对个人支出,(5)向个人收购物资价款 ,这些是按性质判断可现金支付,不管金额是否超1000元(比如大额工资、高额奖金,也得现金支付 )。 简单说,7是专门卡1000元内,1 - 6、8是看业务性质,金额不限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7-04 16:00 113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