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96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发票价款总额是不是价税合计 收购发票总额是价税合计,但是农产品比较特殊,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是用总买价*扣除率计算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哈,也就是100000*9%哈,因为农产品比较特殊,本身农民销售农产品是免税的,但是购入免税农产品,依然是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所以直接用买价乘以扣除率就可以,你看是否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7-17 11:31 21次浏览 为什么这里借方是财务费用?借款不是用于购买生产用的设备吗,不应该是借固定资产吗? 同学你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前提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本题中购买的是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购买后设备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不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前提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7-15 14:10 54次浏览 固定资产处理卖出的钱,固定资产已折旧完,账上无余额,这个分录怎么写? 举个例子给同学参考下: 例如,企业卖出一项已折旧完的固定资产,收到银行存款 5000 元。 第一步,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 ,假设固定资产原值 10000 元,累计折旧 10000 元,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0 累计折旧 1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第二步,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 第三步,因为是出售固定资产,结转净收益,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0 贷:资产处置损益 5000 。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7-15 13:58 29次浏览 为什么费用也乘损耗率? 同学你好,因为这些费用也是原材料的入账成本,需要分摊到材料中,所以不合理损耗占用的这些费用也应当从入账成本中剔除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7-15 13:53 28次浏览 老师这上的预收有的是权责为什么有的不是呢 这是因为 核算基础不同: 权责发生制(企业用 ):看“权利义务”,预收定金时,企业还没履行供货等义务,没真正“赚”到这笔钱,所以不算收入。 收付实现制(行政事业单位用 ):看“实际收钱付钱”,预收材料款时,钱已经收到了,就直接算收入,不管后续业务是否完成 。 两种制度规则不同,导致预收在确认收入上有差异 。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7-15 12:06 19次浏览 老师好 D 第一个背书人是票据的收款人 如果A背书给B背书给C背书给D,老师您看这个背书是连续的,按照选项D的说法,第一背书人是收款人B 但是在这个连续的背书里收款人是D不是B 在同学所举 “A 背书给 B 背书给 C 背书给 D” 的例子中,存在理解错误。这里票据的最初收款人应该是 A ,A 作为第一个背书人背书给 B ,B 背书给 C ,C 背书给 D ,符合第一个背书人(A )是票据的收款人这一说法。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7-15 11:55 31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好!请问企业将自产商品用于符合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企业所得税法视同销售吗?该笔捐赠应纳税所得额又如何计算呢?视同收入-商品成本吗?还是视同收入-年度利润总额×12%? 是,自产商品公益捐赠,所得税视同销售。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先算视同销售部分:按“视同销售收入 - 商品成本”,确认这部分所得要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 再算捐赠扣除部分:公益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内可扣,超限额部分结转以后三年扣。实际捐赠额超限额的,超的部分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 最终该笔捐赠对应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 (视同收入 - 商品成本) +(实际捐赠额 - 年度利润总额×12% )(若实际捐赠额超限额才加 ) ,不是单纯“视同收入 - 成本”或只看限额,得两部分结合 。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7-16 09:05 23次浏览 精华 借方是固定资产,如何对应出贷方是实收资本呢?为什么是实收资本而不是其他类别? 1. 经济业务本质:谢氏包子铺收到投资方投入机器设备,这属于接受所有者投资的业务。投资方投入资产,成为企业所有者,享有相应权益。 2. 会计等式与科目关联: 会计基本等式是“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接受投资时,企业资产(固定资产)增加,同时所有者权益也需等额增加。 固定资产”是资产类科目,借方登记增加(符合“资产增加记借方”规则 )。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实收资本”核算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因投资方投入资产形成所有者权益,所以用“实收资本”核算,且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符合“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规则 )。 你看下这样可以理解吗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7-05 10:34 120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些可用现金支付的款项是不是也要在1000元结算起点以内么?(1234) 不是所有可用现金支付的款项都受1000元结算起点限制,分情况: 受1000元限制:第(7)项“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明确是1000元内。 不受1000元限制:像(1)职工工资津贴、(2)个人劳务报酬、(3)给个人的奖金、(4)劳保福利等对个人支出,(5)向个人收购物资价款 ,这些是按性质判断可现金支付,不管金额是否超1000元(比如大额工资、高额奖金,也得现金支付 )。 简单说,7是专门卡1000元内,1 - 6、8是看业务性质,金额不限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7-04 16:00 68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道106题我有点不太理解。我理解的投资收益包含:交易费,持有期间宣告的现金股利,处置时收到的价款扣除交易费的账面价值差额,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 这些都有算在投资收益里。 这套题为什么出售的增值税跟28号发放的现金股利16万没有算在投资收益里? 现金股利不是持有期间宣告的股利哈,是购买时就包含的,不计入投资收益哈,计入应收股利哈,你看是否明白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7-02 17:46 44次浏览 精华 老师,支付租入包装物的押金为什么会引起其他应收款科目余额变动啊 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是企业预先支付给出租方的款项,目的是出租方为了保证包装物能够按约定归还。等归还包装物的时候,这笔钱还会退回来,所以属于企业的应收类的款项哈,从性质上来说,这部分款项是企业的一项应收款项,属于其他应收款的范畴。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7-09 20:09 136次浏览 精华 第30题怎么做 同学你好,初始入账成本=1010+10=1020万元,债权投资2020年年末摊余成本=1020+(1020 × 9.38% -1000 × 10%)=1015.68,同理2021年摊余成本=1015.68+(1015.68 × 9.38%-100) =1010.95,发生信用减值:1010.95 - 860 = 150.95万元;2022年年末摊余成本:860 - 19.33 = 840.67万元,减值恢复:1000 - 840.67 = 159.33万元但原减值损失为150.95万元,因此最多恢复150.95万元;其他债券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也是1020万元,2020年公允价值变动900 - (1020 + 95.68 - 100) = 900 - 1015.68 = -115.68万。2022年其他综合收益变动1300 - (875.04- 100) = 1300 - 775.04 = 524.96万元,投资收益投资收益:1400 - 1300 + 324.86(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7-01 22:48 245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