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5-22 14:14:3118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这个B选项为什么不是 会议展览服务 ? 是的,选项B“提供会议场地及配套服务”按照“现代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缴纳增值税。因为提供会议场地及配套服务,主要是围绕会议展览活动展开,重点在于利用场地举办相关活动,并非单纯出租场地,所以归类于会议展览服务。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5-22 14:14 27次浏览 这个案例中为啥不是先在综合所得中去扣除公益捐赠,我计算了一下如果选择综合所得中一次性扣除 最后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7160元 这是什么税理或原则 亲爱的同学你好,你的问题已收到,解答如下: 老刘2023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及捐赠扣除顺序解析 ‌一、基础数据梳理‌ ‌收入构成‌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18万元(已扣三险一金) + 稿酬3万元(按56%计入) → 综合所得收入额 = 180,000 + 30,000×56% = ‌196,800元‌ ‌分类所得‌:利息40,000元(税率20%) ‌捐赠支出‌:公益捐赠20,000元(通过东城区人民政府,符合税前扣除条件) ‌二、应纳税额计算(选择“先分类后综合”扣除顺序)‌ ‌分类所得(利息)扣除捐赠‌ 利息所得可扣除限额 = 40,000×30% = ‌12,000元‌ 实际扣除捐赠12,000元,剩余8,000元结转至综合所得扣除 利息应纳税额 = (40,000 - 12,000) ×20% = ‌5,600元‌ ‌综合所得扣除剩余捐赠‌ 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 196,800 - 60,000(基本减除费用) - 8,000(捐赠剩余) = ‌128,800元‌ 适用税率表:128,800元 → ‌10%税率,速算扣除数2,520元‌ 应纳税额 = 128,800×10% - 2,520 = ‌10,360元‌ ‌总应纳税额‌ → 5,600(利息) + 10,360(综合) = ‌15,960元‌ 三、若选择“先综合后分类”顺序的对比‌ ‌综合所得优先扣除捐赠‌ 综合所得可扣除限额 = (196,800 - 60,000) ×30% = ‌41,040元‌ 全额扣除20,000元后,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 = 196,800 - 60,000 - 20,000 = ‌116,800元‌ 应纳税额 = 116,800×10% - 2,520 = ‌9,160元‌ ‌分类所得无剩余捐赠可扣‌ 利息应纳税额 = 40,000×20% = ‌8,000元‌ ‌总应纳税额‌ → 9,160 + 8,000 = ‌17,160元‌ ‌四、税理原则解释‌ ‌“分项优先”原则‌ 税法允许纳税人自行决定捐赠扣除顺序,但需遵循以下逻辑: 不同所得类型税率差异‌:若分类所得税率(如利息适用20%)低于综合所得适用税率(如10%或更高),先在分类所得中扣除能减少高税率所得对应的税款。 ‌扣除限额限制‌:分类所得扣除限额较低(如利息为30%),优先使用可避免浪费额度。 ‌本例中的节税逻辑‌ 先分类后综合‌:利用利息所得的低税率(20%)和低扣除限额(12,000元),减少高税率综合所得的税基,整体税负更低。 ‌先综合后分类‌:综合所得的扣除额度更高,但可能导致低税率分类所得无法充分利用捐赠扣除,税负反而增加。 总结 ‌关键税理‌:捐赠扣除顺序选择需结合不同所得的税率和扣除限额,优先在高税率或低限额项目中扣除可优化税负。 ‌本例结论‌:选择“先分类后综合”顺序节税效果更优(总税负15,960元 < 17,160元)。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加油! 专业指导-晶华老师 2025-05-22 14:14 18次浏览 老师您好 这个c选项,它又不是古旧图书,为什么也免征啊?是因为是出口,所以免征吗?那大部分出口的东西都免征了,解析为什么要再单独提一句古旧图书,如果是因为出口,所以免征的话,直接说免征不就行了。跟古旧图书有什么关系? 感觉解析说的太牵强了,没看懂 选项C:古旧图书在国内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出口旧书延续免税政策,且不存在退税情况(因国内销售本就免税无进项税可退) 。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05-22 14:13 17次浏览 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分录怎么写 分录是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哦 专业指导-小王老师 2025-05-22 14:13 23次浏览 为什么在某三年会减少329.08 稍等一下哈!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05-22 14:13 29次浏览 老师您好,这里第一次妖塔考虑所得税,那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所有者权益)就要减去所得随哈 同学您好,是的,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就要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如果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就要减去)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学习愉快~ 专业指导-小燚老师 2025-05-22 14:13 17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 ,答案里为什么要乘以浓度值,看不懂 计算环境保护税的污染当量数时,乘以浓度值是为了确定应税污染物的实际重量,进而准确计算污染当量数; 1. 确定六价铬总重量: 排放总量为 60,000,000 升( 6 万立方米 = 60,000×1000 = 60,000,000 升),浓度为 0.5 毫克 / 升。 总重量 = 排放总量 × 浓度 = 60,000,000×0.5 = 30,000,000 毫克; 2. 单位换算: 将毫克换算为千克( 1 千克 = 1,000,000 毫克),则 30,000,000÷1,000,000 = 30 千克 3. 计算污染当量数: 根据公式“污染当量数 = 污染物重量 ÷ 污染当量值”,六价铬污染当量值为 0.02 千克,因此污染当量数 = 30÷0.02 = 1500 乘以浓度值是为了从“体积 × 浓度”得出污染物实际重量,这是计算污染当量数的必要步骤,最终才能准确算出应纳税额 1500×2.8 = 4200 元;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05-16 15:46 34次浏览 精华 老师您好: D选项错在哪 同学你好,董事的罢免是属于股东会的职权不属于监事会的职权。 专业指导-汤汤老师 2025-05-18 10:05 30次浏览 精华 麻烦老师帮忙解答一下这题 (1) 1999年确认所得税和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首先,计算1999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纳税调整额(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15,000 - 10,000 = 5,000元(调增) 应纳税所得额:8,000,000 + 5,000 = 8,005,000元 应交所得税(税率30%):8,005,000 × 30% = 2,401,5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2,401,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401,500 同时,由于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存在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0 (5,000 × 30%) 贷:所得税费用 1,500 (2) 20年确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与支付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纳税调整前应纳税所得额:5,040,000 - 60,000 = 4,980,000元 纳税调整额(会计折旧-税法折旧):10,000 - 15,000 = -5,000元(调减) 应纳税所得额:4,980,000 - 5,000 = 4,975,000元 应交所得税:4,975,000 × 33% = 1,641,750元 会计分录: 1999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元(税率30%),因税率升至33%,需按新税率调整: 调整金额:5,000 × (33% - 30%) = 15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 贷:所得税费用 150 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20**年差异反转(会计折旧<税法折旧),原资产需转回: 借:所得税费用 1,5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0 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 20**年差异-5,000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00 × 33% = 1,650元。 借:所得税费用 1,6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0 支付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0 递延所得税需按新税率调整,税率变动时需重新计量递延资产/负债。仅供参考,不建议做没有答案的题哦! 专业指导-苏苏老师 2025-05-14 14:01 178次浏览 精华 A为什么属于?D为什么不属于? 同学你好。 回函的可靠性针对的是通过函证程序所取得的信息是否是真实可靠的。以往期间的审计说明了以前实施的这个函证程序是否是可靠的,可以给现在提供经验。a属于。 我们所针对的认定是我们实施函证的目的,这个认定不影响我们通过函证程序获取的证据是否是真实的。 专业指导-汤汤老师 2025-05-12 16:30 50次浏览 精华 充分性对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受重大错报风险和证据质量的影响。D选项不对吧?与注册会计师的确定的样本量不应该有关系吧? D选项是正确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就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 ,它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具体理解如下: 样本量与充分性关联原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需要确定一定的样本量来获取审计证据。比如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审计,若确定的样本量是从100笔交易中获取证据,相比只从50笔交易获取证据,前者更可能使审计证据充分。样本量越大,通常能获取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越有助于满足审计证据充分性要求 。 受重大错报风险和证据质量影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和审计证据质量会影响样本量确定,进而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意味着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可能性越大,注册会计师就需扩大样本量,获取更多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质量高,相对可适当减少样本量,因为高质量证据证明力强,较少数量也可能满足充分性要求 。 专业指导-蛋黄酥老师 2025-05-12 16:25 34次浏览 精华 不太理解A是什么意思 同学您好,预计负债是指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其计量应基于与该负债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不应考虑与之相关的或有资产预期处置产生的损益。 注意预计负债和或有资产是两个独立的会计概念,不能相互抵销‌。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学习愉快~ 专业指导-小燚老师 2025-05-12 18:07 94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