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98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元,不需要计入投资收益吗,怎么做会计处理 热爱热爱学习的小天使,您好~学习的小天使,您好~支付的交易费用是计入投资收益的。但是题目中说的是以750万元的价格出售,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元,共收到银行存款747万元。马老师讲的时候是直接用747万元计算的,相当于将这3万元已经扣除掉了。如果用750万元的出售价格计算的话,是要扣除这3万元的交易费用的。交易费用是计入投资收益的。 出售时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 贷:投资收益 3 借:银行存款 7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投资收益 50 这两个分录合并: 借:银行存款 747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60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投资收益 47 马老师讲的就是按这两个分录合并的在一起的算法。 继续加油哟,预祝顺利过关! 专业指导-媛媛老师 2025-07-01 13:57 22次浏览 这道题我还是没有明白为什么属于时段履约?麻烦老师再仔细讲解一下 要判断属于时段还是时点履约义务,关键看控制权是否随服务提供逐步转移,甲公司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若客户中途终止合同,要赔偿已发生成本 + 15% 利润率。这说明:客户在甲公司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已经在持续消耗服务的价值(不然不会约定赔偿 “已发生成本 + 合理利润” ,本质是补偿甲公司已提供服务对应的价值 )。也就是说,甲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时,客户能逐步取得服务带来的经济利益,控制权随服务履约逐步转移,所以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简单来说:就看 “客户能不能边享受服务、边获得价值” ,能的话就是时段履约,这道题里赔偿条款体现了 “服务过程中客户已受益” ,所以是时段履约义务 专业指导-迎雪老师 2025-07-01 13:56 23次浏览 老师,相关交易费不是计入初始入账价值吗?为什么还要减13.46 同学你好,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成本的意思是相关交易费用要计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影响应付债券的入账价值,本题分录拆开为:借银行存款2100 贷 应付债券-面值2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00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3.46 贷银行存款13.46 因为交易费用计入了入账价值,所以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合计为贷方的86.54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7-01 13:56 25次浏览 为啥旧设备是6年,用了3年不还有5年吗 同学你好,本题的尚可使用年限是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判断的尚可使用年限,是题目给的已知条件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7-01 13:55 25次浏览 不太明白为什么贷方投房转出的是1000 “投资性房地产”代表原值,最初的入账价值,就是1000,备抵通过“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反映。 专业指导-婷婷老师 2025-07-01 13:54 21次浏览 例7感觉很复杂,没懂😭 同学记一个公式。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1+实际利率)-名义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2016年年末摊余成本=3133.5×(1+4%)-3000×5%=3108.84 2017年年末摊余成本3108.84×(1+4%)-3000×5%=3083.19 专业指导-婷婷老师 2025-07-01 13:54 21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债权人行使抵押权,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和超级价款优先权 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 适用于所有以动产抵押的情形,只要买受人是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无论该动产是何种类型、基于何种交易产生。超级价款优先权仅适用于动产抵押担保的主债权是抵押物的价款,且标的物交付后十日内办理抵押登记的情形,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对动产的类型、担保债权的性质以及登记时间都有严格要求 “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 主要保护的是正常经营活动中的动产买受人,使其能够安心地进行交易,不必担心所购买的动产存在未登记的抵押权而影响其所有权的取得。超级价款优先权保护的是为动产买卖提供融资的出卖人或贷款人等特定债权人,确保他们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优先于抵押物买受人的其他担保物权人受偿 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 的法律效果是,即使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只要符合正常经营活动中买受人的条件,买受人取得动产所有权后,抵押权人不能向买受人主张行使抵押权,抵押物的所有权发生了完整的转移。超级价款优先权的法律效果是,在满足法定条件时,超级优先权人就抵押物的价款享有优先于其他担保物权人(留置权人除外)受偿的权利,但并不影响抵押物所有权的转移,也不涉及对抵押物买受人权利的直接影响,只是在实现担保物权时调整了受偿顺序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6-20 18:14 35次浏览 精华 请老师帮我看下我计算的C方案方法可不可以? 同学你好,你的计算过程没问题哦,但是建议考试时不要直接写现值或者终值系数的数值,建议先列公式再代入数值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6-20 15:30 59次浏览 精华 老师,同控下面不是没有商誉的嘛 这题是非同一控制(甲、乙无关联),非同一控制合并要按公允价值算,会产生商誉;同一控制才没有新商誉 ,因为同一控制是集团内整合,按账面走,不确认新商誉 。本题是非同控,所以有商誉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6-20 10:12 120次浏览 精华 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不清楚怎么算的,除了倒计,想知道具体的计算方法 少数股东权益计算,关键是按持股比例,结合子公司权益变动逐步算: 1. 购买日:先算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评估增值/减值 )少数股东权益 = 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 2. 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子公司净利润(像评估增值资产折旧/摊销差异要调整 ),算权益变动(如其他综合收益等 )。 少数股东权益 = 购买日数 + (调整后净利润 + 其他权益变动 )×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按比例把后续权益变动加到购买日基础上,就是期末数 。 核心是“购买日公允价值为起点,按持股比例跟投子公司权益变动” 专业指导-小熊老师 2025-06-20 11:25 86次浏览 精华 该题通过前1-4小题计算可得:边际贡献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50%,在求息税前利润时用销售收入(销售量x单价)x息税前利润率(边际贡献率x安全边际率)=120求得的销售量为4800件,结果怎么不一样呢?错在哪里了?谢谢老师! 1. 核心公式是 息税前利润 =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你的“息税前利润率 = 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推导没错(本质是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 =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但题目第(5 )问是“目标息税前利润 120 万”,需重新用“(固定成本 + 目标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计算,而非用正常销售额的息税前利润反推。 2. 你之前结果偏差,是误将“正常息税前利润 40 万”的公式套用到“目标息税前利润 120 万”场景,导致逻辑错位。 简单说,公式本身没错,但应用场景要对应:前 4 问算“正常息税前利润”可用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第 5 问算“目标销售量”,需用“(固定成本 + 目标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这样就和答案一致啦~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06-20 15:02 34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用3000×55%不是2500×25% 剩余股利政策是先满足投资所需权益资本,再将剩余利润发股利 。 本题中,投资需 3000 万,按目标结构(权益占 55% ),需权益资本 3000×55% 。用 2020 年净利润 2500 万先补权益资本,剩余即股利(2500 - 3000×55% = 850 )。 “2500×25%” 无政策依据,因政策不按净利润固定比例分,而是先满足投资权益需求,所以用 3000×55% 。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06-20 11:25 51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