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33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为什么入账数量无法查明原因的10还需要扣除 这是因为无法查明原因的短缺不属于合理损耗,需要从采购成本和入库数量里同时扣除。 合理损耗(15%)的商品,成本会被分摊到剩余合格商品里,数量要扣除,成本不扣除。 无法查明原因的短缺(10%)属于非正常损失,这部分商品既没进入库存,成本也不能计入存货,所以入账数量要减去这10%的数量,成本也要减去对应的金额。 入库数量 = 100千克 × (1 - 25%) = 75千克 入账成本 = 100万元 × (1 - 10%) = 90万元 单位成本 = 90万元 ÷ 75千克 = 1.2万元/千克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25 13:42 24次浏览 坏账准备是什么类型的科目 同学你好~ 坏账准备属于资产类的备抵科目哦。 咱们可以这么理解:咱们常说的“应收账款”是属于资产的(毕竟是别人该还给咱们的钱),但实际里可能有些账款收不回来,坏账准备就是专门用来“抵消应收账款价值”的科目——相当于提前留出一笔“坏账储备”,用来减少应收账款实际能算的资产金额。 从会计准则的科目分类来说,备抵科目是依附于对应资产科目的(这里依附的是应收款项),所以坏账准备归在资产类科目里,只是它的作用是“抵减资产价值”~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25 11:42 17次浏览 公允价值大于或者小于其帐面余额的差额,记忆有点模糊,有没有快速理解记忆方法 公允价值>账面余额,说明涨价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借减贷升,因此此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贷方,同理公允价值<账面余额,降价了,那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借方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5 11:41 15次浏览 你好,老师,这道题不知道错到哪了 同学您好~ 首先:因为咱们(朝阳公司)能对锦华公司“重大影响”,所以这个长期股权投资要用权益法核算——也就是说,咱们的投资账面价值会跟着锦华的盈利、分红“同步变动”。 第一步:算初始账面价值 咱花了1000万买锦华30%的股权,而买的时候锦华净资产公允价值是3000万,咱占的份额是“3000×30%=900万”。 咱实际花的1000万,比咱应占的900万多,所以初始账面价值就按实际花的1000万算(不用调整)。 第二步:锦华赚了净利润,咱的投资要“增值” 锦华当年赚了500万,咱占30%,相当于咱这部分投资跟着赚了“500×30%=150万”。 所以账面价值要加上这150万:1000 + 150 = 1150万。 第三步:锦华分红,咱的投资要“减资” 锦华宣告分200万现金股利,咱能分到“200×30%=60万”——这部分是从锦华净资产里拿出来的,所以咱的投资账面价值得减去这60万。 此时账面价值是:1150 - 60 = 1090万。 你之前没减“分红对应的60万”,所以算错啦~最终2021年末的账面价值是1090万,对应选项B哦。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25 11:39 21次浏览 为什么对于性质和功能不同的项目分项列示是反映可理解性,但是报表中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与损失 反映的相关性呢 当前答疑时段提问火热,老师9点至22点在线,期间会尽快为您解答。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25 11:31 26次浏览 图片中,长期股权投资,非同控下的,用固定资产换股份,这个分录他没有考虑应交税费,我觉得他应该把应交税费表现出来,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就是第一步骤转掉全部固定资产的余额,折旧减值反向转出,差额记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6300 累计折旧1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7500 变卖固定资产的价值这里是兑换丙公司股票 第二步骤 借长期股权投资6800+884 贷固定资产清理 6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百分之十三 884 第三步骤固定资产清理6800-6300=500(变卖固定资产的收入减去固定资产的清理代价)这里兑换股票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0 贷资产处置损益 500 这些分录对了吗?理解对了吗? 持有的股份和持有的股票是一回事吗,股票和股份是一回事吗 1. 分录的理解 您的思路不完全准确,理由如下: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固定资产作为合并对价时,增值税需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属于合并方的付出代价)。 正确分录应为: ①转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6300 累计折旧 1200 贷:固定资产 7500 ②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含增值税): 借:长期股权投资 6800+884=7684 贷:固定资产清理 6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13%=884 资产处置损益 6800-6300=500 (注:你拆分的“第二、三步骤”可合并,且“固定资产清理”无需单独结转,处置损益直接在②中体现) 2. 股份与股票的关系 不是一回事: 股份:是企业的“股权份额”(比如持有丙公司80%股份,指股权比例); 股票:是股份的证券化载体(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中“持有丙公司的股份”,若丙是股份公司,对应的载体是股票;若丙是有限公司,则称“股权”,无股票这一形式。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24 13:54 71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选项d应该怎么理解 同学,咱们可以这么想:存货跌价准备是为存货“贬值”预先计提的“减值款”。当商品卖出、结转销售成本时,这笔预先计提的“减值款”得跟着一起核销。比如某商品成本100,之前提了10的跌价准备(实际认可的成本是90),现在把它卖了,结转成本时就得把这10的跌价准备也转掉,这样才能准确算出这笔销售的实际成本。所以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同时,要转销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保证成本核算准确。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21 15:32 54次浏览 精华 有些生产的半成品也可以往外售出,那么这种情况也是库存商品吗 如果半成品属于可单独对外销售的,那么结转成本时也通过库存商品结转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1 08:19 28次浏览 精华 老师好,第一眼看过去要选交易性金融资产,想请问一下,怎么区分投资款专户划出时是借其他货币资金呀 同学您好~ 咱们用“两步场景法”来分析理解一下: 可以把这事儿拆成“转钱”和“买资产”两个步骤: 1. 转钱到专户时(题目里的操作): 咱们只是把自己银行里的钱,转到证券公司专门的投资账户里——这钱还是咱们的,只是换了个“专门存着准备投资”的地方。 而“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这个科目,本来就是管“转到投资专户里的资金”的,所以这一步借方要记它。 2. 实际买资产时: 等用这个专户里的钱,真的买到股票、基金这些东西了,这时候才用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因为这时候钱变成了具体的投资产品。 举个生活例子:你要网购,先把钱从银行卡转到支付宝(这就像转投资专户,用其他货币资金);等你真下单买了东西,才会记买的那个“商品”(这才像交易性金融资产)。 所以题目里“往投资专户划钱”,只是转钱步骤,借方就是其他货币资金~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22 15:06 28次浏览 精华 如果公司无力请偿贷款,甲乙也无需继续担任承担债务的责任,那70万借款谁来承担?会不会影响甲乙的利益? 如果贸易公司无力偿还,银行可以申请贸易公司破产,用贸易公司的财产来清偿,如果依然不够偿还,那银行只能确认为损失了,甲乙不需要替贸易公司偿还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11-21 15:15 24次浏览 精华 追索的过程,必须是丁追丙,丙再去追乙,乙追甲吗?丁不能跳过乙丙,直接追甲吗?(甲乙丙不是连带责任吗)追索时间和阶段过长,不会超过行使时效吗? 追索顺序:丁可以直接追甲,无需按顺序 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丁)可以不按债务人的先后顺序,直接向任意一方(包括出票人甲)、数人或全体行使追索权。 所以丁不需要先追丙、再追乙,而是可以直接跳过乙、丙,直接向甲追索。 追索时效:不同对象的时效不同,不会因阶段长而超期 追索时效分三类,可避免“阶段过长超期”: 对出票人甲的追索:时效为2年(自票据到期日/出票日起算),时间足够长; 对前手(乙、丙)的首次追索:时效为6个月(自被拒付之日起算); 再追索(比如丙清偿后追乙):时效为3个月(自清偿日/被起诉日起算)。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22 16:01 29次浏览 精华 老师您好,a选项有点迷糊,不太懂账面价值为什么不变。 我的理解是: 计提时: 坏账准备(增加20),所以账面价值也减少了20; 实际发生坏账时: 坏账准备(减少20),账面余额(减少20),而结合前面的计提,坏账准备一增一减相当于不变,只有账面余额减少了20,所以账面价值一共只减少了20,计提时和实际发生坏账时账面价值不变。 是我理解的意思吗? 你的理解是对的!核心是“实际发生坏账时,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和坏账准备同时等额减少”: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 账面余额 - 坏账准备 1️⃣计提坏账时:坏账准备增加20 → 账面价值=余额 -(原坏账+20)→ 减少20 ​ 2️⃣实际发生坏账时:余额减少20,坏账准备也减少20 → 账面价值=(余额-20)-(原坏账+20-20)= 余额-20 - 原坏账 → 和“计提后、发生坏账前”的账面价值(余额 - 原坏账 -20)是一样的,所以发生坏账时账面价值不变。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1-19 20:46 257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