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1-11 15:52:3521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为什么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超支与节约在入库和余额的方向一致,发出环节的方向又相反? 入库超支: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意味着 “原材料” 的实际价值比计划高,因此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记超支(增加调整额) 入库节约: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意味着 “原材料” 的实际价值比计划低,因此 “材料成本差异”贷方记节约(减少调整额)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11 15:57 31次浏览 没理解,麻烦老师给细讲一下 题目中给出的售价是含税价 5876 元,增值税税率 13%,因此需要先换算为不含税收入:不含税收入= 含税价/(1 + 增值税税率) = 5876/(1 + 13%) = 5200 元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1-11 15:53 17次浏览 能不能通俗的解释一下,股本怎么增加了呢 股本增加,本质是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从投资者手里拿到了钱,同时给投资者“股份”作为凭证。 拿例子里的“明月股份有限公司”来说: 它发行了100万股股票,每股票面价值1元(这是“股本”的计价基础)。 投资者按“市价3元/股”买了这些股票,总共付了300万(100万股×3元),钱已经打到公司银行账户了。 这时候: 公司拿到了300万现金(所以“银行存款”增加,记借方); 同时要给投资者对应的“股份”——按票面价值算,100万股×1元/股=100万,这部分就是“股本”的增加额(所以“股本”记贷方); 投资者多付的钱(300万-100万=200万),属于“股本溢价”(相当于投资者愿意多花钱买股份),计入“资本公积”(所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也记贷方)。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11 15:53 24次浏览 怎么区分利得和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还是所有者权益 1. 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影响利润) 属于非日常活动,但直接计入利润表的项目: 利得:营业外收入(如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资产处置损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出售收益)、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盈利)等。 ​损失:营业外支出(如罚款支出、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资产处置损益(资产出售亏损)、信用减值损失(坏账损失)等。 2.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不影响利润) 属于非日常活动,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项目(通过“其他综合收益”核算): 利得: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上升、自用房地产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的增值等。 ​损失: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下降(非减值)、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损失等。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11 15:53 23次浏览 500➗百分之2,怎么算出来五万的 你可能看错啦~这里不是“500÷2%”,而是“500万×2%”(净残值率是2%,所以净残值=原价×净残值率)。 原价是500万元,净残值率2%,所以净残值= 500万 × 2% = 10万 (不是5万哦)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1-11 15:52 23次浏览 请问“应纳税所得额”已经减了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怎么算“应纳税额”的时候,还要减“两免税额”???? 咱们这样来理解: 应纳税所得额里减“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就像你“收入本身里有一部分本来就不该交税”,比如政府给的专项补贴(不征税)、国债利息(免税),这部分从“总所得”里直接扣。 算“应纳税额”时减“两免税额”,是“税算出来后,国家再额外给你免一部分税”,比如有些企业有税收减免政策,直接在应交的税里扣掉。 这是两个不同阶段的优惠,所以都要减~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11-11 15:51 24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不太理解d选项本项这句话的意思,麻烦解读一下 负债的核心要求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儿导致的义务”。 D选项说“企业未来发生的承诺不形成负债”,比如: 你开了家公司,今天和朋友“口头承诺下个月买他10万的货”——但这个承诺是“未来要做的事”,现在还没实际发生交易,所以现在不能把这10万算成公司的负债。 只有等下个月“真的拿到货、没付钱”(过去的交易发生了),这10万才会变成负债。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10 11:12 40次浏览 精华 定期保管 保管期限为30年等有哪些啊,怎么容易记住一点 可以根据这个表格记忆一下,打出来,每天多看几眼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1-10 20:11 23次浏览 精华 老师我想问对法的分类我分不清,比如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是,还有其他的,能不能详细讲一下 这个分类标准的核心就是“法的适用边界”——空间(管哪儿)、时间(管多久)、对人(管谁),刚好对应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区别: 一般法:在空间上全国通用、时间上长期有效、对人上所有公民都管(比如《民法典》),适用边界广; 特别法:只在特定空间(如某地区)、特定时间(如某时期)、特定人群中生效(比如《劳动合同法》只管劳动关系相关的人),适用边界窄。 按“重要性、效力高低”分:根本法(只有《宪法》)、普通法(其他法律,如《刑法》) 按“有没有明文条文”分:成文法(写进法典,如各种法律条文)、不成文法(靠习惯/判例,如英美判例) 按“管啥内容”分:实体法(定权利义务,如“借钱要还”)、程序法(定打官司流程,如怎么起诉) 按“管啥关系”分:公法(国家与个人,如《行政法》)、私法(个人与个人,如《民法典》)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10 18:27 28次浏览 精华 老师,流动资产里哪个是存货 存货是企业持有以备出售的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等,除了图中的“在途物资(尚未入库的存货)”“库存商品(已入库待售的商品)”,常见的存货还包括原材料、生产成本(在产品)等,图里的“原材料”也属于存货范畴。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1-07 19:35 86次浏览 精华 怎么写太绕了 一、总价法(以“应收款项总额”为基础,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1:3月1日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光明公司 56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500 2:提前收款时(需判断现金折扣期限) 现金折扣条件“2/10,1/20,n/30”表示: 10天内付款,享受**2%**现金折扣(仅针对价款50000元); ​11-20天付款,享受**1%**现金折扣; ​20天后付款,无折扣。 假设宏达公司在**3月10日(10天内)**收款: 现金折扣 = 50000 × 2% = 1000元 实际收款 = 56500 - 1000 = 55500元 借:银行存款 55500 财务费用 1000 贷:应收账款——光明公司 56500 净价法(以“扣除最大现金折扣后的净额”为基础,未享受的折扣冲减财务费用) 1:3月1日销售时(按最大现金折扣2%扣除后确认应收账款) 最大现金折扣 = 50000 × 2% = 1000元 应收账款净额 = 56500 - 1000 = 55500元 借:应收账款——光明公司 55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9000(50000 -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500 2:提前收款时(分情况处理) 若在10天内收款(享受2%折扣): 借:银行存款 55500 贷:应收账款——光明公司 55500 ​若在11-20天收款(享受1%折扣,未享受的1%冲减财务费用): 实际收款 = 56500 - 50000×1% = 56000元 借:银行存款 56000 贷:应收账款——光明公司 55500 财务费用 500(冲减未享受的折扣差额) ​若在20天后收款(无折扣,未享受的2%冲减财务费用): 实际收款 = 56500元 借:银行存款 56500 贷:应收账款——光明公司 55500 财务费用 1000(冲减未享受的全部折扣) 专业指导-鱼儿老师 2025-11-07 21:34 40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个题通俗易懂的讲解一下吧? 选项A:企业实际发放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比如把100万未分配利润转成100万股本。 分录: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减少)和股本(所有者权益增加)一减一增,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 选项B:企业宣告分配利润 宣告分配利润时,是把“未分配利润”转到“应付股利”(负债)。 分录: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所以影响总额。 选项C:盈余公积补亏 盈余公积补亏是“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比如用50万盈余公积补50万未分配利润的亏。 分录: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减少)和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增加)一减一增,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 选项D:转销无力支付的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无力支付时,要转到“应付账款”(负债内部转换)。 分录: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负债减少)和应付账款(负债增加),全程和所有者权益无关,所以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 专业指导-鱼儿老师 2025-11-07 22:55 42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