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17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第55题中B选项为什么不选?普通合伙企业中普通合伙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不是应当退伙吗? 在普通合伙企业中,关于合伙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形,需要区分情况: 如果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 ​ 只有当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其转为有限合伙人时,该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合伙人才会当然退伙; 而第55题的B选项“作为合伙人的自然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并不是必然导致当然退伙,因为存在可以转为有限合伙人的情况,所以该选项不符合“当然退伙”的情形,不选; 教材原文如图所示!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09-05 14:09 31次浏览 这里不考虑闲置资金用于赚小钱吗 在一般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计算中,不考虑闲置资金的短期投资收益。 原因是:一般借款是企业“占用”的(即企业本来就存在这些一般借款,不是专门为某项目借入,项目占用时,是从企业已有的一般借款中调配),不像专门借款是“专门借入”用于特定项目的。对于一般借款,我们关注的是“占用了多少一般借款”以及“这些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是多少”,通过“累计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来计算资本化金额,不涉及闲置资金的收益抵扣(因为一般借款的闲置资金收益,本身就属于企业整体资金运营的收益,与特定项目的借款费用资本化无关)。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9-05 14:08 30次浏览 老师麻烦问一下这一题算实际利率的会考吗?我就是不知道怎么算实际利率,如果要考麻烦你教我一下怎么算,谢谢! 同学你好,会考的哈,但是会计考的比较简单。 就是你现在实际上借了2919.75,每年利息还3000*0.05=150,三年后本金还3000。 这每年150的利息和三年后3000的本金折现得到2919.75,这个利率就是实际利率。 (p/a,6%,3)是年金终值系数,就是三年每年末金额按6%折现。 (p/f,6%,3)是复利现值系数,相当于3000*这个系数就是三年后的3000相当于现在的3000*0.8396=2518.8 专业指导-小肚老师 2025-09-05 14:07 29次浏览 老师 租赁准则规定出租人收到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应该记哪个科目呀? 保证金押金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09-05 14:03 21次浏览 购买日公允价值发生的变动300,为什么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会计准则要求在对权益工具投资进行重分类时,​所有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都必须一并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并直接计入留存收益,以确保会计处理的清晰性,并防止通过重分类操纵利润。 专业指导-大海老师 2025-09-05 14:02 23次浏览 老师 你既然这道的前提都是不含息 那么不包含利息卖了5202,那你把应记利息怎么能转出来呢?你没卖利息啊?还有收款权啊,只不过明天下家给你今年的利息啊 这里出售价5202不是公允价值哟,这里老师也说了,实际债券价值是5350,这里卖亏了哟,投资收益在借方就表示亏损了哟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09-05 14:00 20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这道题为什么选 c? 1. 计算单位成本: 总成本 = 200 + 70 = 270(万元),总数量 = 180吨 单位成本 = 270÷180 = 1.5(万元/吨) 2. 计算销售成本: 销售120吨,成本 = 120×1.5 = 180(万元) 3. 计算存货跌价准备结转: 单位跌价准备 = 18÷180 = 0.1(万元/吨) 销售120吨结转跌价准备 = 120×0.1 = 12(万元) 4. 计算对营业利润的影响: 营业利润影响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结转跌价准备 = 280 - 180 + 12 = 112(万元)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08-20 10:50 22次浏览 精华 这2000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先➕再- 这里的 “2000” 是前两个季度已按原价(未扣10%折扣)确认的收入金额,需从累计计算中扣除,保证第3季度收入按全年预计达量后的折扣规则重新计算; 甲公司约定 “全年提货达 1 万台,乙公司可享全年销售总额10% 折扣”,第3季度末预计全年能达标,需对前两季度已确认收入追溯调整(前两季度按原价5000 元/台确认,未扣 10% 折扣;第3季度起需按折扣后价格重新计算,因此要扣除前两季多确认的收入); 前两季度(第 1、2 季度),每季度销售2000台,单价 5000 元(未扣折扣),每季度确认收入1000万元(2000×5000÷10000 ) ,两季度合计 2000 万元; 公式本质是 “重新计算全年应确认的累计收入(按扣10%折扣) - 前两季已确认的原价收入” ,即: 先算 “前两季 + 第3季按原价的总金额” :(1000 + 1000 + 4000×4500÷10000 ) (前两季各 1000 万,第 3 季 4000×4500÷10000 = 1800 万 ,合计 3800 万 ) 再算 “扣 10% 折扣后的累计收入” :3800×(1 - 10%) = 3420 万 最后 “减去前两季已确认的原价收入(2000 万)” ,得到第3季应确认收入:3420 - 2000 = 1420 万 这样处理,是因为前两季预计 “不达标” 时按原价确认收入,第3季预计 “达标” 后,需追溯调整前两季收入(扣10% 折扣),但会计上不直接冲销前两季分录,而是通过 “累计计算 - 已确认金额” ,在第3季一次性调整,保证最终全年收入按 “达标后折扣价” 核算; 总结:“2000” 是前两季按 “未达标假设” 确认的原价收入总额,第3季预计达标后,需从 “扣折扣的累计收入” 中减去这部分,体现 “追溯调整折扣影响” ,确保收入准确反映 “达标后应享折扣” 的经济实质;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08-20 09:37 23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个题关于这个甲公司已收取的这三千万元该怎么做会计分录呢?具体 同学,甲公司已收取的三千万元保证金计入其他应付款 借: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应付款3000 专业指导-小燚老师 2025-09-01 14:59 18次浏览 精华 【练习题9·单选题】2×22年10月30日,甲公司公布了经董事会批准的员工结构优化计划,50岁以上生产部门的员工,45岁以上研发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员工,可自愿选择离职,按服务年限获得相应的补偿金,在办理离职手续后半年内按月平均支付。该计划自公布之日起立即生效且不可撤销,有效期至2×23年2月28日。2×22年11月,部分员工自愿选择离职,并于2×22年11月30日办理离职手续,应支付的补偿金为240万元,2×22年12月又有部分员工自愿办理离职,并于2×22年12月31日办理离职手续,应支付的补偿金为300万元。此外,甲公司预计在2×23年上述计划有效期内,很可能还会有部分员工选择离职,预计应支付的补偿金为2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于2×22年度应确认的辞退福利费用金额是()。(2023年) A.40万元 B.130万元 C.540万元 D.740万元 真题演练 【练习题9·单选题】 【答案】D 我的问题:这道题怎么改就需要对补偿金200万进行折现了呢? 同学你好,对于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适用本准则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相关规定,即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辞退福利金额,如果本题改成24年年预计还要支付200万元,此时就需要折现了。 专业指导-六六老师 2025-09-05 16:31 25次浏览 精华 请问业务三的这个销售服装,这个分录写的是正确的吗,另收取包装费这个是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还是其他业务收入,销售费用呢,如果是错误的可以麻烦老师帮我重新写一下分录吗,并讲解一下原因 同学主要是学习税法的话不用太管这些哟;要学会计就从会计哪里去做题,题目够够的不用从税法找题非得写会计分录,题干信息就不是为了让同学写分录的,所以信息是不全的哟 收取的包装费用会计上如果随同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因为也算是一个收入,但是不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所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这里题干的描述更倾向于此种情形 如果是​随同商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则根据包装物的成本计入销售费用; 所以这里分录应该是借:银行存款200000*1.13+22600=248600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其他业务收入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00*0.13+2600=28600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09-05 16:37 21次浏览 精华 老师,请问我这里用差额分析算出来为啥是-6300呀,错在哪里了? 同学,营业收入变动影响=401-192=209 营业成本变动影响=-(1190-837)=-353 税金及附加变动影响=-(195-162)=-33 管理费用变动影响=-(375-768)=393 财务费用变动影响=-(91-83)=-8 专业指导-小燚老师 2025-08-26 10:50 36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