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 收藏
  • 分享
  • 回到顶部
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三章知识点:所得税
来源:之了课堂
2020-08-13 11:46:43

大家好呀,2020年中级会计考试备考时间已经不足1个月了,大家备考的如何了呢?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备考,考前查漏补缺,今天之了君继续跟大家分享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三章知识点:所得税!内容比较多,一定要仔细看哦~

一、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1、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会计上);

2、确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税法上);

3、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除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金额进行对比,确定当期需要进一步确认或转销的金额,作为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4、按照适用税法规定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

公式: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5、确定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公式: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二、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即在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住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注】税法规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未发生实质性损失)。

1、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

2、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1)费用化支出

①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②在据实扣除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

2)资本化支出

①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当计入所形成无形资产的成本

②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税前摊销;

③账面价值=入账成本,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75%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4、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

三、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抵扣的金额

1、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

2、合同负债

1)税法规定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

2)税法规定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税基础=0

四、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未来多交)

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通常通过以下情况产生:

1)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2、可抵扣性差异(未来少交)

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通产通过以下情况产生:

1)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3、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递减,本质上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具有同样的作用,均能够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的应交所得税,在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准予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在发生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计入当期损益,不形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但因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也形成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注】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构成暂时性差异。

五、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1、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的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影响会计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

     其他综合收益(如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资本公积(合并财务报表的评估增值、权益法核算的其他权益变动)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最常见)

          其他综合收益(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商誉[非同控吸收合并(应税合并)后续计量过程中确认商誉减值]

          资本公积(合并财务报表的评估减值、权益法核算的其他权益变动)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想(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

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值相关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其他综合收益等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六、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境外应纳税所得弥补境内亏损-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1、纳税调整增加额

1)会计不确认为收益核算,但税法应确认为收益;

2)会计确认为费用核算,但税法不允许确认。

2、纳税调整减少额

1)会计确认为收益,但税法不确认为收益;

2)会计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但税法允许确认。

以上是之了君跟大家分享的中级会计实务第十三章知识点:所得税的内容,今天的干货就跟大家分享到这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如遇不懂,记得联系老师,即可咨询解答哦~

对该篇文章感受如何?
浪费时间
用处不大
一般般
点赞
有收获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