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中级经济师的通过率有多少?不同专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差大吗?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级经济师考试整体通过率普遍在10%~15%之间,不同专业的通过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通过率高达37%,工商管理专业的通过率约为25%,而金融专业的通过率则降至16%左右。其他如农业经济、保险等冷门专业的通过率普遍低于15%,部分甚至不足10%。中级经济师考试涵盖《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科,前者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六大领域,后者则根据专业方向细分,考试内容较为广泛,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和理解。这也是导致考试通过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中级经济师考试设置了10个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之间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考试难度、专业选择和就业前景等方面。以下是对各个专业特点的详细分析:‌1、工商管理‌:专业性不强,内容相对简单易懂,题型单一,考点分布均匀。适合企业管理、经营管理、经济管理等偏管理类岗位人群,尤其适合零基础考生。2、‌人力资源管理‌:计算题较少,考核内容相对浅显,但相较于工商管理更为专业。适合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专业以及从事人力资源相关职业的人群。‌3、金融‌:涉及一定数量的计算题,特别是综合案例题,比较考验考生的综合水平。适合在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行业工作的考生。‌4、旅游经济‌:包含部分计算题,专业性较强。适合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或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从事运营管理工作的人群。‌5、财政税收‌:专业性较强,考点分布广泛,且计算题偏多,理论与实务能力均考核。适合税务局等和税务有关的单位人员或从事会计行业的考生。‌6、农业经济‌:考核内容全面且专业性强。适合农村信用社、农业政府机构人员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研发、农业活动相关人群。‌7、保险‌:难度相对较低,但专业性强。适合从事保险工作的人群。‌8、知识产权‌:考试难度适中,但需要记忆大量法律条款。适合版权工作、律师事务所、档案产权类的人群。‌9、运输经济‌:难度较低,出题灵活。适合从事水路、公路、铁路、民航运输工作的人群。‌10、建筑与房地产经济‌:涉及部分计算题,专业性较强。适合土地、建筑相关专业或从事房地产、建筑设计等相关工作的人群。综上所述,中级经济师考试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较大,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结合自身职业规划、知识储备及行业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前,详细了解各个专业的考试内容、难度及就业前景,以便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26 16:27 626人看过 中级经济师报名不参加考试会怎么样? ​中级经济师报名后不参加考试,将视为个人自动放弃本次考试机会。具体来说:‌1.无当期考试成绩‌:由于您未参加考试,因此将不会有当期的考试成绩。这意味着您需要等待下一次考试机会,重新备考并参加考试。‌2.报名费用不予退还‌:考生报名时所缴纳的报名费用,在缺考的情况下通常不予退还。因此,考生需要自行承担这部分费用损失。‌3.不影响后续报考‌:缺考中级经济师考试不会被记入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诚信档案,也不会影响考生后续的报考资格。考生可以在下一年度继续报名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4.成绩有效期影响‌:如果考生之前已经通过了一个科目,但在第二年报考另一个科目时缺考,那么已经通过的那一个科目成绩将失效,考生需要重新报考两个科目。这是因为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2年周期已到,考试成绩也就失效了。综上所述,虽然缺考中级经济师考试不会对您的信用记录或后续报考资格产生直接影响,但会浪费考生的报名费用和备考时间。因此,建议考生在报名前充分考虑自己的备考时间和能力,珍惜每一次考试机会,合理规划备考计划,确保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资格认证。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29 12:03 385人看过 如何提高中级经济师备考的学习效率?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 明确考试特点与大纲‌●了解考试形式与内容‌:中级经济师考试通常包括多个科目,如《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等。明确各科目的考试形式(如选择题、案例分析题等)和内容范围,有助于针对性备考。‌●精读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备考的指南针,详细列出了考试的知识点和要求。精读大纲,确保对考试要求有清晰的认识。2. 分阶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复习阶段‌:此阶段应全面覆盖考试大纲中的知识点,建立扎实的基础。可以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学习。‌●强化提高阶段‌:在基础复习的基础上,针对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可以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题等方式进行练习。‌●冲刺复习阶段‌:考前一个月左右,进入冲刺复习阶段。此时应重点回顾错题和薄弱环节,同时调整作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3. 善用备考资料●‌官方教材与辅导书‌:官方教材是备考的基础,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同时,可以辅以高质量的辅导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线课程与视频讲解‌:利用在线课程和视频讲解等资源,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历年真题与模拟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同时,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有助于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4. 利用碎片时间‌●合理安排日常时间‌:在备考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如上下班途中、午休时间等,都可以用来复习知识点或做练习题。●‌制定学习计划表‌: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表,将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进行规划。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5. 保持良好心态与习惯●‌保持积极心态‌:备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好成绩。‌●养成良好习惯‌:如定期复习、做题、总结等良好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也是备考成功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提高中级经济师备考的学习效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明确考试特点与大纲、分阶段制定复习计划、善用备考资料、利用碎片时间、加入学习小组以及保持良好心态与习惯等都是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2025-08-12 11:45 79人看过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部分,感觉内容很多且复杂,有什么有效的学习方法吗? 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经济基础知识部分确实内容广泛,涉及经济学原理、财政、货币金融、统计、会计等多个领域。为了有效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采取以下学习方法: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将经济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单元,每个单元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这样可以帮助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避免遗漏或重复学习。其次,要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经济基础知识部分涉及很多理论和概念,单纯记忆是很难掌握的。需要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籍或观看视频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每个理论和概念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同时,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和记忆。再者,要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通过做题可以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补救。可以选择一些权威的练习题集或模拟试题进行练习,同时要注意分析错题原因,总结解题技巧。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学习工具来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记忆和理解;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或APP进行碎片化学习,随时随地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参加一些学习小组或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级经济师考试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要相信自己能够掌握这部分内容,遇到困难时要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定期复习、总结归纳等,这样可以帮助更好地掌握经济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 2025-04-24 14:59 431人看过 2025年中级经济师报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2025年中级经济师报名需要准备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身份证明‌: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如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无效,若身份证丢失,需提前补办。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如军官证、护照等,但主要还是以身份证为主。‌2、学历与学位证明‌:国家认可的高中及以上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需通过学信网进行核验。若无法在学信网查询到学历信息,需准备入学通知书或学籍证明等佐证材料。持有学位的考生,需提供相应的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3、工作年限证明‌:单位出具的工作年限证明或劳动合同,部分省份对高中学历并取得初级资格的考生要求提供10年相关工作经验的证明材料。对于高中毕业并获得初级经济师资格的考生,需提供初级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4、报名流程相关材料‌:在中国人事考试网填写并打印的报名信息表,根据需要可能需要单位盖章。近期白底免冠证件照,尺寸为25mm×35mm,像素295px×413px,格式为JPG/JPEG,用于准考证及证书制作。‌5、其他可能材料‌:根据不同地区的要求,考生可能还需准备社保证明或缴费记录,用于验证考生的工作地或居住地。考试诚信承诺书,考生需签署遵守考试纪律的承诺,以确保考试的公正性。考生在准备这些材料时,应确保所有材料真实有效,并在有效期内。同时,关注当地人事考试网的通知,及时了解报名要求和流程,确保顺利报名。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19 18:00 488人看过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