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报名入口在哪里?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报名入口为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一、报名流程:1、注册账号:首次报考者需提前在中国人事考试网注册账号,并上传符合要求的电子照片。照片格式需为JPG或JPEG,大小在10-30KB之间,像素要求295×413,背景需为白色,人像清晰,照片应为近6个月内拍摄。2、登录报名: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点击首页“网上报名”栏目,进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3、选择考试:在报名服务平台中选择“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4、填写信息:按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报考信息,并选择告知承诺制(若学历等信息能通过系统自动核验,可直接签署承诺书,无需进行现场人工审核)。5、资格审核:对于不适用告知承诺制、未通过在线核验或选择不采用告知承诺制的考生,需按当地要求携带身份证、学历证书、工作年限证明等相关材料进行人工审核。6、网上缴费:信息确认或通过资格核验后,考生需要点击网上缴费进入缴费流程,按指引完成支付即为报名成功。缴费金额一般在每科60元左右,具体费用请参考所在地区人事考试机构的官方通知。7、打印报名表:缴费完成后,建议考生下载PDF版报名表留存,部分地区在考后资格复审时需考生提供报名表作为报名凭证。二、注意事项1、报名时间:中级经济师全国统一报名时间预计为7月至8月,但各省份在此时间段内可能会安排不同的具体报名日期,部分省份可能报名开始时间稍晚或结束时间提前。因此,考生务必密切关注所在地区人事考试机构的官方通知,以免错过报名。2、信息确认:仔细核对姓名、身份证号、报考专业、科目、工作单位等关键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一旦确认,报名信息将不可修改。3、优先使用官网:尽管部分省份可能同步开放省级人事考试网入口,但最终报名数据均由中国人事考试网统一管理。为确保信息安全和流程顺畅,建议考生优先使用中国人事考试网进行报名。 2025-10-21 11:03 405人看过 中级经济师证书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职称评定与晋升核心依据‌‌1、直接对应中级职称‌根据人社部《关于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级经济师证书=经济系列中级职称,是国企/事业单位晋升中层管理的硬性条件。‌2025年新政‌:部分省份(如广东、浙江)将职称与技能人才贯通,持证可申请"新八级工"制度中的高级技师待遇。‌2、薪资挂钩‌事业单位职称工资普调:中级职称每月岗位津贴增加800-1500元。‌二、政策红利与城市发展‌‌1、积分落户加速‌●上海:+100分,临港新片区持证可直接落户;●北京:+50分,自贸区企业推荐可走人才引进。‌2、个税专项扣除‌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取证当年可抵扣36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三、职业竞争力提升‌‌1、就业范围拓宽‌‌●核心岗位‌:金融机构风控岗、企业战略规划岗、政府经济部门;‌●新兴领域‌:碳交易员、ESG咨询师。‌2、薪资溢价明显‌●持证者平均薪资比无证者高22%-35%;●金融/互联网行业持证管理层年薪中位数达十万。‌四、考试进阶跳板‌‌1、免考其他考试科目‌●考取高级经济师:中级证书是报考必要条件;●免考银行从业《银行业法律法规》科目。‌2、国际资格互认‌与部分国际认证可叠加申请"双证人才补贴"。‌五、持续政策倾斜‌‌2025年专项扶持‌:●数字经济示范区(如杭州、成都)对持证者提供创业贷款贴息;●"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将经济师配备数量纳入评价指标。 2025-09-24 11:28 308人看过 中级经济师成绩查询什么时候?中级经济师成绩保留多久? 关于2025年中级经济师成绩查询时间,目前官方尚未公布确切的查询日期。不过,根据往年的经验,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一般会在考试结束后的2-3个月内公布。你可以关注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或者相关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以便及时了解成绩查询的最新信息。至于中级经济师成绩保留时间,中级经济师成绩实行2年滚动制度。也就是说,如果考生在首年考试结束后只通过了一个科目,那么合格科目的成绩将被保留一年。在第二年,如果考生通过了另一科目的考试,考生就可以获得合格证书。简而言之,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成绩有效期为两年,只要在两年内通过两门科目的考试,就可以拿到中级经济师证书。 2025-06-30 11:25 428人看过 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新增内容对考试影响大吗? 根据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的最新调整,‌新增内容对考试的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科目变动幅度、知识点更新方向及备考策略调整三个方面‌。以下结合具体科目变化和备考建议展开分析:‌一、各科目新增内容及影响分析‌‌1. 《经济基础知识》科目‌(1)变动幅度‌:约10%,主要集中在财政税收和货币与金融模块。(2)新增内容‌:●‌财政税收模块‌:新增第33章“经济增长新常态特性”、第36章“绿色经济与ESG投资政策衔接”;第6章新增“数据资产计税规则”“跨境数字服务增值税政策”。●货币与金融模块‌:新增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绿色债券发行机制等。‌(3)‌影响‌:●考试难度有所提升,需考生深入理解税收政策与绿色经济的实际应用。●备考时需重点突破新增章节,结合官方教材和案例题强化实务操作能力。‌2. 《财政税收》专业科目‌(1)‌变动幅度‌:约10%,涉及税收制度、财政支出等章节。(2)新增内容‌:●‌第六章税收制度‌:新增消费税改革、ESG税收优惠。●‌财产和行为税制度‌:新增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的环保条款,细化计税规则。(3)‌影响‌:●考点更贴近实务,需考生掌握税收政策的具体应用。●备考时需关注税收征管的新规,避免因政策更新导致失分。‌3. 《金融》专业科目‌(1)‌变动幅度‌:超过60%,多章节结构和内容显著调整。‌(2)新增内容‌:●●‌金融市场与监管‌:新增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绿色债券发行机制,删除传统信贷管理流程。‌国际金融实务‌:扩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金融制裁应对机制。(3)影响‌:●考试方向转向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需考生具备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备考时需优先学习新增章节,结合实务案例训练分析能。‌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科目‌‌(1)变动幅度‌:约8%,新增人才管理、数字化转型等内容。(2)新增内容‌:‌●劳动关系‌:修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保障”。●‌人力资源经济分析‌:强调就业失业概念、统计方法及政策手段。(3)‌影响‌:●考点更贴近现代职场管理场景,需考生理解灵活用工的社保政策。●备考时需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趋势。‌5. 《工商管理》专业科目‌(1)‌变动幅度‌:约5%,章节内容微调。‌(2)新增内容‌:●‌供应链管理‌:扩展为“数字化供应链”、“供应链韧性评估”。(3)‌影响‌:●考试难度相对稳定,但需考生掌握供应链的数字化工具。●备考时可适当减轻国际商务惯例的复习压力。‌二、备考策略调整建议‌‌1、优先学习新增章节‌根据大纲变动,建议考生在新教材发布后,首先攻克《经济基础知识》的第33章、第36章,《财政税收》的第六章、财产和行为税制度,《金融》的金融市场与监管、国际金融实务等新增内容。‌2、结合实务案例训练‌新增内容多涉及实务操作,需通过案例分析题提升应用能力。例如,针对《财政税收》的消费税改革,可练习电子烟税目的计算;针对《金融》的绿色债券发行机制,可分析发行条件与风险。‌3、关注官方渠道动态‌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可能进一步调整,建议考生密切关注中国人事考试网、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等官方渠道的信息发布,确保掌握最新考试要求。 2025-09-12 10:43 424人看过 中级经济师有哪些专业?在哪报名? 中级经济师共有10个专业可供选择,分别是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这些专业涵盖了经济领域的多个方面,考生可根据自身职业背景、兴趣特长及未来发展需求等因素综合选择。中级经济师的报名需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http://www.cpta.com.cn)进行,这是全国统一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具体报名流程如下:1、登录官网:访问中国人事考试网,点击首页左侧的“网上报名”按钮,进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2、注册账号:首次报名的考生需注册账号,并完善个人信息。3、选择考试:在报名服务平台中选择“中级经济师”考试。4、填写报名信息:根据提示填写个人信息、选择报考专业及考试地点等。5、缴纳报名费: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报名费的缴纳。6、确认报名:仔细核对报名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报名申请。在报名时,考生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报名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师考试:●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师证书,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具备大专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具备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具备博士学位,毕业即可考。2、考点选择:●经济师考试报名一般采取属地化管理,可以在工作地、居住地或户籍所在地报名。●考试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省直”或“特殊县级”设置考场。●考生在报考时选定报考的省份(或直辖市)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地市,但后续的考点由考试组织机构进行分配,考生不能自行选择。3、备考建议:●根据所选专业制定备考计划,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实务能力的提升。●利用官方教材、之了课堂奇兵制胜书籍及在线课程等资源进行备考。●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分布,提高应试能力。 2025-11-03 11:08 169人看过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