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由会计人员填制的原始凭证是啥?会计人员如何保证凭证填制的准确性

一、应由会计人员填制的原始凭证主要包括企业自制且用于内部经济业务记录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发料凭证汇总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等,这类凭证通常由会计人员或相关业务部门在执行或完成经济业务时填制。这些凭证的填制有助于企业准确记录经济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由会计人员填制的原始凭证及其说明:
1. 收料单
定义:收料单是会计人员在企业外购的材料或物资验收入库时需要填制的凭证。
作用:记录企业外购材料或物资的入库情况,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
示例: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验收合格后入库,会计人员需填制收料单,记录原材料的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信息。
2. 领料单与限额领料单
定义:领料单是企业自制的原始凭证,用于记录车间或部门领用材料的情况;限额领料单则是一种能够多次使用的累计领料凭证,用于控制材料消耗。
作用:领料单用于日常领料记录,限额领料单则用于在一定期间内控制领料数量,防止超支。
示例:车间领用一批原材料用于生产,需填制领料单;若采用限额领料制度,则还需填制限额领料单,记录领料限额和实际领料情况。
3. 发料凭证汇总表
定义:发料凭证汇总表是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简化核算手续而编制的汇总凭证。
作用:汇总一定时期内同类领料凭证,简化记账工作量。
示例:企业每月根据领料单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记录各部门或产品的材料消耗情况。
4.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定义: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是用于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表格。
作用:记录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
示例:企业每月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计算并填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5. 其他自制原始凭证
定义:除上述凭证外,企业还可能根据内部管理需要,自制其他原始凭证,如产品入库单、产品出库单、借款单、工资发放明细表等。
作用:记录企业内部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作为会计处理的依据。
示例:企业生产完成一批产品,需填制产品入库单;员工借款时,需填制借款单。
二、会计人员保证凭证填制的准确性,需从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技术手段及人员管理等多维度构建控制体系。通过明确标准、构建闭环、应用技术、强化培训,可显著提升凭证质量,为企业财务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1、制度规范:明确凭证填制标准
①凭证分类与用途界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需真实记录经济业务,记账凭证需基于原始凭证编制,明确会计分录。例如,销售业务需附发票、出库单,确保业务流与资金流匹配。
②填制与审核规范
内容完整性:凭证需包含日期、摘要、科目、金额等要素。如记录销售收入时,摘要需注明“销售XX产品”,金额需与合同、发票一致。
编号连续性:系统自动编号避免跳号、重号。某公司因手工编号失误导致凭证丢失,后续审计需追溯补录,增加工作量。
审核要点:合法性(是否符合税法、会计准则)、合规性(审批流程是否完整)、真实性(业务是否实际发生)。
2、操作流程:构建闭环控制机制
①三级复核制度
制单环节:由经办人填制凭证,附原始单据。
审核环节:会计主管复核凭证与原始单据的一致性,检查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审批环节:财务负责人最终确认,签字盖章。
②电子化系统控制
系统自动校验:输入金额时实时计算借贷方合计,强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科目存在性检查:系统提示非末级科目或无效科目,防止错误分类。
日期控制:仅允许输入未结账月份的凭证,避免跨期记账。
依据:《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要求软件具备“数据校验”功能。
3、技术手段:提升处理效率与准确性
①OCR识别技术:将纸质发票、收据扫描为电子凭证,自动提取金额、日期等关键信息,减少手工录入错误。
②大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凭证数据趋势(如费用占比、收入波动),识别异常交易。例如,某公司发现某月差旅费突然增长300%,经核查为虚假报销,及时追责。
4、人员管理:强化责任意识与技能
①定期培训与考核:
培训内容:凭证填制规范、税法更新、系统操作技巧。
考核方式:实操测试(如模拟填制凭证)、案例分析(如识别虚假原始凭证)。
②单位负责人责任强化:
根据《会计法》第四条,单位负责人需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某企业负责人因未督促财务审核,导致虚假凭证入账,被税务机关处罚并纳入信用黑名单。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