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难考吗?考试都考哪些科目?

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需结合个人基础与备考情况综合判断,其考试科目及内容具有明确的体系性。以下从考试难度、科目设置及备考建议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考试难度分析
1、整体通过率
近年全国平均通过率约为15%-20%,其中《经济基础知识》通过率约18%,《专业知识和实务》通过率约16%。这一数据表明,考试具有一定难度,但通过系统备考仍可顺利通过。
2、难度影响因素
●专业选择: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热门专业通过率相对较高,而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等专业通过率较低;
●备考时间:每天投入2-3小时、持续3-4个月的考生通过率显著高于短期突击者;
●题型特点: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易成为失分点。
3、与同类考试对比
●相比初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更深入,题型更复杂,但无需从初级逐级报考;
●相比注册会计师(CPA):中级经济师考试难度低于CPA,备考周期更短(CPA需2-3年,中级经济师通常6-8个月);
●相比税务师:税务师考试侧重税务实务,而中级经济师覆盖经济全领域,题型更侧重理论应用。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试设两门科目,均为客观题(纸笔作答),每科满分140分,合格分数线为84分(2025年标准)。具体科目如下:
1. 《经济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涵盖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六大板块,重点考察经济理论、政策法规及实务操作能力。
●题型分布:
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共70分;
多选题:35道,每题2分,共70分(错选不得分,少选每选对一项得0.5分)。
●备考建议:
重点掌握需求价格弹性、IS-LM模型、财政政策工具等核心知识点;
通过案例分析题训练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例如结合财政政策分析经济波动。
2. 《专业知识和实务》
●考试内容:设10个专业方向(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考生需选择其一报考。内容涵盖专业理论、实务操作及案例分析。
●题型分布:
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60分;
多选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
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共40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备考建议:
根据职业需求选择专业(如金融专业适合银行从业者,人力资源专业适合HR);
重点突破专业核心知识点,例如金融专业的货币政策工具、人力资源专业的劳动法规。
三、备考策略建议
1、分阶段复习
●基础阶段(2-3个月):通读教材,梳理知识点框架,完成基础题练习;
●强化阶段(1-2个月):针对薄弱环节专项突破,结合历年真题训练答题技巧;
●冲刺阶段(1个月):模拟考试环境,全真模拟练习,调整答题节奏。
2、题型专项训练
●多选题:采用“排除法”和“对比法”,优先选择确定正确的选项,避免盲目多选;
●案例分析题:先阅读题干,定位知识点,再结合选项分析,注意答题逻辑清晰。
3、资源利用
●官方教材:以《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教材为核心,确保知识覆盖全面;
●历年真题:通过近5年真题分析命题规律,重点复习高频考点;
●在线课程:选择之了课堂的在线课程,辅助理解难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