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计入什么科目?政府给企业的专项补助怎么入账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政府补助是常见的政策性支持形式,涵盖财政补贴、专项扶持资金、税收返还等多种类型。那么,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计入什么科目?政府给企业的专项补助怎么入账?下面由之了君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计入什么科目?政府给企业的专项补助怎么入账?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这类补助指企业获取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如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一)总额法
收到补助时:
企业收到政府补助资金,应确认为递延收益,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资产使用期间分摊:
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将递延收益分期计入其他收益。例如,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并收到政府补助,假设该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为10年,每月计提折旧时,将递延收益分摊,分录为: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资产提前处置:
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应将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资产处置收益,不再递延。比如固定资产提前处置,会计分录为:
借:递延收益
贷:资产处置收益(或营业外支出等相关科目)
(二)净额法
收到补助时
收到补助时直接冲减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固定资产等(冲减资产入账价值)
这种方式简化了后续核算,直接降低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
后续资产折旧
由于资产账面价值已被冲减,后续按冲减后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与正常资产折旧处理相同。例如,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因补助冲减后为80万元(原100万元,补助20万元),则按80万元计算每月折旧额。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补助,主要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如研发费用补贴、经营亏损补贴等。
(一)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
收到补助时:
先确认为递延收益,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实际发生支出时
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将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例如企业收到补助用于补偿未来期间的研发费用,实际发生研发支出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或研发支出等相关科目)
(二)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
总额法:
收到补助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收益
净额法:
收到补助时直接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例如企业收到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管理费用,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
贷:管理费用
此外,若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取得时,按公允价值或名义金额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公允价值计量时)或其他收益(名义金额计量时)
若按公允价值计量,先计入递延收益,后续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若按名义金额计量,直接计入其他收益。
以上就是关于“企业收到的政府补助计入什么科目?政府给企业的专项补助怎么入账?”的全部内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需兼顾准则要求与实务操作,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控流程,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入账准确。更多会计实操相关知识点,欢迎到之了课堂了解。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