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是啥意思?账务上怎么处理
在会计与税务领域,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非常广泛,但很多新手小伙伴们对于伴随公允价值变动的税务处理问题感到困惑。比如有小伙伴想知道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是啥意思?账务上怎么处理?那么接下来,之了君就来详细和大家说一说。
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是啥意思?账务上怎么处理?
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这一规定体现了会计与税法在处理资产和负债计量时的差异。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需要清楚地理解这一差异,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合理处理公允价值变动,企业可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税务合规性,从而更好地管理财务风险和税务负担。
一、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含义
公允价值计量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在计量日假定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进行计量。在会计核算中,当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这种变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例如,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会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然而,从税务角度来看,税法规定,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这意味着,尽管会计上已经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这部分损益并不被认可。换句话说,税务机关在计算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时,不会考虑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会计利润变化。
二、账务处理方法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例,企业在取得时,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当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时,会计处理如下:
● 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在税务处理上,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对这部分损益进行调整。具体来说,如果公允价值上升导致会计利润增加,但在税务上不认可这部分利润,就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减这部分损益;反之,如果公允价值下降导致会计利润减少,但在税务上也不认可这部分损失,就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增这部分损益。
(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账务处理
对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而非当期损益。在会计处理上:
● 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 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在税务处理上,由于其他综合收益也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这部分公允价值变动同样不需要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调整。
三、案例
假设某企业于2024年1月1日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至120万元。会计处理如下:
购入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0万元
期末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万元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万元
在计算2024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将这2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调减,因为税法不认可这部分利润。
以上就是关于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是啥意思、账务上怎么处理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如果大家对于公允价值变动处理还有疑问,或想要针对性学习提升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