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什么?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9-25 15:47:35
公益性生物资产作为生物资产的重要类别,在生态保护、环境改善中扮演关键角色。在涉及农业、林业或公益机构的财务工作中,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界定与核算常让财务人员困惑。那么,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什么?怎么进行账务处理?让之了君给大家详细讲解下。
一、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什么?
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公益性生物资产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1、外购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做以下分录:
借:公益性生物资产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2、自行营造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做以下分录:
借:公益性生物资产
贷:应付职工薪酬
原材料
累计折旧
3、公益性生物资产之间结转时,应按转出公益性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转入资产的实际成本。
4、企业以其他方式获得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如盘盈、接受捐赠、接受投资、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应分别按《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有关存货和固定资产的规定确定实际成本。
5、生物资产盘亏或死亡、毁损,做以下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公益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贷:公益性生物资产
借:管理费用
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生物资产的转换,做以下分录: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
贷:公益性生物资产
以上就是关于“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什么?怎么进行账务处理?”的全部内容,财务人员在处理时,需先准确界定资产类别,再根据取得方式、后续管护、处置转换等场景规范核算。更多会计实操相关知识点,欢迎到之了课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