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区别是什么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4-11 16:45:46

​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是两个常见但又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虽然都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关,但在性质、目的、计提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接下来,之了君就来为大家详细说说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区别。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区别是什么

推荐阅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会计分录怎么写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区别是什么?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虽然都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有关,但在性质、目的、计提方法、计提基数、发生频率、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纳税影响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以下是详细说明:

1.性质和目的不同

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是企业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期限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合理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消耗。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是企业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当前市场价值。

2.计提方法不同

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较为多样,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则没有像折旧那样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期末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进行比较来确定的。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就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3.计提基数不同

累计折旧是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作为折旧基数,并在预计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如果固定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则应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是针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言的,其计提基数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不是原值。可收回金额是依据核算日前后的相关信息确定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4.发生频率和规律性不同

累计折旧是按月计提的,计提的金额和时间相对有规律可循,发生频率较高。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发生频率则相对较低,它通常是在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后,根据测试结果来确定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5.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同

累计折旧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但不会影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它只是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用于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消耗。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会直接减少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从而影响企业的资产总额和利润。计提减值准备时,会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会导致企业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利润减少。

6.纳税影响不同

在税务处理上,累计折旧一般可以在税前扣除,但需要符合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和年限。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不同,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对计提的减值准备进行纳税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区别是什么的相关分享,可供阅读。理解这些区别对于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至关重要,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个概念。如果大家对于税务处理还有疑问,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