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权行使期限是1年还是5年?撤销权过了怎么处理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5-15 16:22:53

撤销权,是指当事人依照自己的意思变更或者消灭合同效力的权利。大家在今后工作当中,可能会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点。那么,大家是否清楚,撤销权行使期限是1年还是5年?撤销权过了怎么处理?接下来,之了君给大家具体解读一下。

撤销权行使期限是1年还是5年?撤销权过了怎么处理

一、撤销权行使期限是1年还是5年?

根据《民法典》第541条,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分为一般除斥期间和最长保护期,二者不可混淆:

(一)一般除斥期间:1年

1.起算点:自撤销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

“应当知道”的认定:指根据一般理性人标准,权利人基于客观事实可推断出撤销事由的存在(如合同欺诈行为被媒体曝光、债务人财产转让行为已办理登记等)。

2.适用场景:

合同保全中的债权人撤销权:例如,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低于市场价格70%,《民法典》第539条),债权人知情后1年内可请求法院撤销。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如因欺诈、胁迫、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应在知情后1年内主张撤销。

(二)最长保护期:5年

1.起算点: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与撤销权人是否知情无关。

2.法律效力:若行为发生已满5年,无论撤销权人何时知情,撤销权均永久性消灭,不得再主张。

3.示例:甲在2020年1月以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乙作为债权人在2024年12月才知情,其仍可在2025年1月前(知情后1年内)行使撤销权;但若乙在2025年2月后才知情,因行为已超过5年,撤销权直接消灭。

二、撤销权过了怎么处理?

撤销权,它可是有着特定的除斥期间。一旦过了这个期限,一般来说,这撤销权就会消失,法律也就不会再对它进行保护。这除斥期间,那可是法定的,不会变的,既不能中途停止,也不能中断,更不能延长。

要是过了撤销权的期限,对方的行为就会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不能再靠着撤销权去请求撤销这个行为。不过,如果出现了像不可抗力导致没办法行使撤销权,那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形来判断到底能不能突破这个期限的限制,。

总结,撤销权行使期限通常是1年,撤销权过了如何处理这方面的内容,之了君也给大家解释清楚了。如果说今后在实际工作业务开展的时候,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的话,建议大家可以随时到之了课堂来咨询。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