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8-19 11:58:3436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昨晚听第八章三差异两差异直接搞晕了,能放弃吗 呜呜😭 别放弃呀!三差异和两差异其实就是对“总差异”的不同拆分思路,理清逻辑就没那么难了 简单说,两差异法是把总差异拆成“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和标准用量不一样导致的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和标准价格不一样导致的差异 三差异法则是在两差异基础上,把“用量差异”再拆成“效率差异”和“产量差异”: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和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不匹配 ​ 产量差异: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和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不匹配 其实核心都是围绕“量”和“价”,只是拆分颗粒度不同。可以先记住两差异的公式,再慢慢理解三差异是怎么从两差异里分出来的,多做两道例题对比一下,很快就顺过来啦,加油 专业指导-田田老师 2025-08-20 12:00 27次浏览 老师,这题如果改成合理损耗,是不是应该这样做:500*100*(1-4)+1000+500+1800+700=5200元 不对哦~ 合理损耗不减少总成本。 存货入账价值 = 买价(500×100) + 运费1000 + 装卸费500 + 保险费1800 + 挑选整理费700 = 50000 + 1000 + 500 + 1800 + 700 = 54000元 你错在“买价扣减4%”——合理损耗的存货,其成本本来就属于采购成本(比如100吨买价5万,损耗4吨,剩下96吨,但5万还是全部计入成本,只是单位成本变成5万÷96吨),所以不用扣减买价的损耗比例~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08-20 11:59 14次浏览 老师这里说的只有一个股东会表决权,其他都是按人头算什么意思 同学你好,这里的意思是股东会的表决权是按照持股比例进行计算,而其他的表决权是按照投票人数的多少进行计算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8-20 11:59 16次浏览 老师你好,为什么12月31号计提的利息不产生汇兑差额?原因是什么?最后那个分录没看懂,为什么要用到应付利息0.06呢?麻烦展开说说。 同学你好,因为12月应付利息的入账金额直接按照计提当日(12月31日 )汇率计算,后续没有跨月的汇率波动影响,所以不存在汇兑差额。11月计提利息的汇兑差额=1000*2.4%*1/12*(6.95-6.92)=0.06万,这部分利息的汇兑差额要调整 “应付利息” 科目 ,所以分录里会有 “应付利息 0.06” ,表示因汇率变动,应付利息的金额需要增加 0.06 万元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8-20 11:59 31次浏览 不成立的行为是不是就是可撤销的,这两是一回事儿 不成立就是决议本身未有效形成,不属于无效,是独立的 “不成立” 类型,简单理解就是这事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成立,所以无从谈起是否有效或者可撤销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8-20 11:59 25次浏览 老师,这题2025年初应收账款余额3000不用加上吗?2025第一季度预计现金收入不是应该加上25。年初应收账款余额吗? 年初应收账款要拆分后加对应收回的部分,不是全部加: 2024年第三季度的600万:属于“下下季收回”(Q3→2025Q1,对应5%),直接计入2025Q1现金收入; 2024年第四季度的2400万:是Q4销售后未收的30%(25%+5%),2025Q1收其中的25%(下季收回)。先算Q4销售额:2400 / (25%+5%) = 8000,再算25%即 8000×25%=2000,这部分计入2025Q1; 剩下的2400万中的5%(400万),要到2025Q2才收,不属于Q1。 综上,2025Q1现金收入=600(Q3的回收)+2000(Q4的25%)+6000×70%(Q1自身70%)=6800,是拆分后加对应回收额,而非直接加3000万。 专业指导-王辰老师 2025-08-20 11:59 22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这一题的答案为什么是 A 不是 B? 在计算22年经营杠杆时,按照基期数来的,即75/息税前利润=3,息税前利润=25 息税前利润变动率=(48-25)/25=92% ,那么业务量变动率=92%/3=30.67% 专业指导-汤汤老师 2025-08-18 16:59 35次浏览 精华 老师说的“合同不够市场凑”是啥意思? “合同不够市场凑” 是说,存货直接出售时,有合同部分按合同价确定可变现净值;无合同部分,或者合同数量少于存货数量时,超出合同数量的无合同部分,按市场价确定可变现净值 ,用合同价和市场价 “凑” 起来覆盖全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判断,比如存货100件,合同约定卖60件,这60件按合同价,剩下40件没合同的就按市场价算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8-14 09:46 174次浏览 精华 老师,我⭕红色的地方怎么理解,麻烦解答,谢谢老师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等于各项资本成本*比例进行加权计算 其中债务资本成本使用税后利率*0.75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08-14 07:01 72次浏览 精华 老师,我标颜色的几个地方,市场平均风险收益率(不用减去无风险收益率?),平均收益率(需要减去无风险收益率?) 这两个表述我老是分不清,是不是关键看“风险”这两个字?有“风险”2个字就不减无风险收益率,没有“风险”两个字就是要减去无风险收益率?麻烦解答,谢谢老师! 同学你好,关键看风险两个字。 如果是风险收益率,则说明已经减去了无风险收益率。 如果没有风险两个字,平均收益率就是总的收益率,包括无风险和风险资产。 专业指导-汤汤老师 2025-08-14 07:09 46次浏览 精华 陈娣老师问卷星里面,这个第三题的第二问,财务杠杆,我知道是息税前利润除以利润总额算出来,但是不明白利润总额怎么计算,看不懂答案里利润总额为什么是5500-5000*10%,减的这个是啥? 财务杠杆系数公式是 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 这里减的 5000×10% 是长期借款利息: 资产负债表有长期借款 5000 万,利率 10% → 利息 = 5000×10% = 500 万。 利润总额 = 息税前利润(5500 万) - 利息(500 万),所以财务杠杆系数 = 5500÷(5500 - 500) = 1.1 。 减的是长期借款利息,用息税前利润减去利息算财务杠杆系数 。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8-15 09:51 60次浏览 精华 老师,公司为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担保,需要经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同意才可通过,这道题里面的张某不同意,甲某同意,可是甲某的股权只有50%,没有过半数啊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接受担保的股东需回避表决”,以下是简洁分析: 一、核心规则 公司为股东(本题是赵某 )提供担保时,接受担保的股东(赵某 )不能参与表决 ,表决由“其他股东(张某、甲公司 )”进行 。 二、本题计算 1. 有效表决权比例: 张某、赵某、甲公司出资比例 2:3:5 → 赵某是被担保股东,需回避 → 参与表决的是张某(20% )和甲公司(50% ),总表决权是 20% + 50% = 70%(即“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 )。 2. 过半数的判断: 甲公司同意(50% ),张某不同意(20% )→ 同意的表决权是 50% ,占“其他股东总表决权(70% )”的比例: 50%÷70%≈71.4% > 50% → 满足“过半数” 。 你之前误解了“过半数”的基数 !不是看“全体股东表决权”,而是“参与表决的其他股东表决权”*。本题赵某回避后,其他股东表决权是 70% ,甲公司 50% 同意,超过了“其他股东表决权的半数(35% )” ,所以决议有效 。(简单说:基数是“回避后的其他股东表决权”,不是全体股东 )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8-05 16:42 173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