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5-23 11:41:4019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我想问一下,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的变化,是不是不影响他的账面价值?因为计到其他综合收益去了,因为我看重分类的时候,公允价值变动和其他综合收益是要做反向分录的,那他的账面,只受计提减值和初始成本影响吗? 不是的,其他债权投资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一方面是计入了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另外一方面是计入了其他综合收益。 专业指导-小蜗牛老师 2025-05-23 12:05 30次浏览 什么叫明细账科目?? 相对于总分类科目,明细科目就是二级、三级科目。根据二级、三级科目等做的账。 专业指导-锋华老师 2025-05-23 12:05 14次浏览 老师这里成本冲减了242075,那么在计算增值税的时候是否要按照冲减后的成本计算增值额? 不能,还是按照销售额计算,不能扣减消费税,因为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在购进的时候抵扣了。 专业指导-锋华老师 2025-05-23 12:04 14次浏览 多选题第八题D选项为什么不选,工人升降级不是会影响劳动情绪吗? 第8题中不选D,是因为直接生产工人升级或降级使用属于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形成的原因 ,而非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形成原因。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侧重于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之间的差异,是因工作环境、工人技能熟练程度、设备状况、生产安排等因素,导致生产单位产品实际耗费工时与标准工时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而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主要是实际工资率和标准工资率之间的差异。直接生产工人升级或降级使用 ,会改变实际支付的工资水平,也就是影响工资率,所以它属于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成因,因此在分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形成原因时,不选该项。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5-23 12:03 24次浏览 老师,这里到期日期权的价值为什么是6.62呢 同学你好,收到了你的提问, 根据复制原理,期权价值等于借钱买股票的初始投资成本 。通过构建投资组合(购买一定数量股票并借入一定金额资金),使该组合在到期时的收益与期权收益相同,此时组合的初始成本就是期权价值。具体计算如下图所示: 所以,到期日期权的价值是6.62元。 专业指导-李佳老师 2025-05-23 12:03 20次浏览 老师,这个题可不可以直接带入数字计算呢?我带入70,000算出来也是专用床的成本最低可以这么做吗? 可以的,可以直接代入对应数据计算 专业指导小宇老师 2025-05-23 12:02 22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 ,答案里为什么要乘以浓度值,看不懂 计算环境保护税的污染当量数时,乘以浓度值是为了确定应税污染物的实际重量,进而准确计算污染当量数; 1. 确定六价铬总重量: 排放总量为 60,000,000 升( 6 万立方米 = 60,000×1000 = 60,000,000 升),浓度为 0.5 毫克 / 升。 总重量 = 排放总量 × 浓度 = 60,000,000×0.5 = 30,000,000 毫克; 2. 单位换算: 将毫克换算为千克( 1 千克 = 1,000,000 毫克),则 30,000,000÷1,000,000 = 30 千克 3. 计算污染当量数: 根据公式“污染当量数 = 污染物重量 ÷ 污染当量值”,六价铬污染当量值为 0.02 千克,因此污染当量数 = 30÷0.02 = 1500 乘以浓度值是为了从“体积 × 浓度”得出污染物实际重量,这是计算污染当量数的必要步骤,最终才能准确算出应纳税额 1500×2.8 = 4200 元;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05-16 15:46 35次浏览 精华 老师您好: D选项错在哪 同学你好,董事的罢免是属于股东会的职权不属于监事会的职权。 专业指导-汤汤老师 2025-05-18 10:05 31次浏览 精华 麻烦老师帮忙解答一下这题 (1) 1999年确认所得税和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首先,计算1999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纳税调整额(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的差异):15,000 - 10,000 = 5,000元(调增) 应纳税所得额:8,000,000 + 5,000 = 8,005,000元 应交所得税(税率30%):8,005,000 × 30% = 2,401,5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2,401,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401,500 同时,由于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存在差异,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0 (5,000 × 30%) 贷:所得税费用 1,500 (2) 20年确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与支付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纳税调整前应纳税所得额:5,040,000 - 60,000 = 4,980,000元 纳税调整额(会计折旧-税法折旧):10,000 - 15,000 = -5,000元(调减) 应纳税所得额:4,980,000 - 5,000 = 4,975,000元 应交所得税:4,975,000 × 33% = 1,641,750元 会计分录: 1999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元(税率30%),因税率升至33%,需按新税率调整: 调整金额:5,000 × (33% - 30%) = 15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 贷:所得税费用 150 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 20**年差异反转(会计折旧<税法折旧),原资产需转回: 借:所得税费用 1,5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0 确认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 20**年差异-5,000元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00 × 33% = 1,650元。 借:所得税费用 1,6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0 支付应交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0 递延所得税需按新税率调整,税率变动时需重新计量递延资产/负债。仅供参考,不建议做没有答案的题哦! 专业指导-苏苏老师 2025-05-14 14:01 193次浏览 精华 A为什么属于?D为什么不属于? 同学你好。 回函的可靠性针对的是通过函证程序所取得的信息是否是真实可靠的。以往期间的审计说明了以前实施的这个函证程序是否是可靠的,可以给现在提供经验。a属于。 我们所针对的认定是我们实施函证的目的,这个认定不影响我们通过函证程序获取的证据是否是真实的。 专业指导-汤汤老师 2025-05-12 16:30 52次浏览 精华 充分性对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受重大错报风险和证据质量的影响。D选项不对吧?与注册会计师的确定的样本量不应该有关系吧? D选项是正确的。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就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 ,它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具体理解如下: 样本量与充分性关联原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需要确定一定的样本量来获取审计证据。比如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审计,若确定的样本量是从100笔交易中获取证据,相比只从50笔交易获取证据,前者更可能使审计证据充分。样本量越大,通常能获取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越有助于满足审计证据充分性要求 。 受重大错报风险和证据质量影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和审计证据质量会影响样本量确定,进而影响审计证据充分性。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意味着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可能性越大,注册会计师就需扩大样本量,获取更多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质量高,相对可适当减少样本量,因为高质量证据证明力强,较少数量也可能满足充分性要求 。 专业指导-蛋黄酥老师 2025-05-12 16:25 34次浏览 精华 不太理解A是什么意思 同学您好,预计负债是指因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其计量应基于与该负债直接相关的因素,而不应考虑与之相关的或有资产预期处置产生的损益。 注意预计负债和或有资产是两个独立的会计概念,不能相互抵销‌。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学习愉快~ 专业指导-小燚老师 2025-05-12 18:07 96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