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5-23 12:03:5332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选项C不是很理解,为什么要选它? 努力的同学您好: 1. 固定资产清理损益的构成: 清理净收益 = 清理收入(如出售价款、赔款) - 清理支出(如费用、账面价值)。 其中,赔款是因毁损从保险公司或责任方获得的补偿,属于清理收入,会直接增加净收益。 2. 会计准则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处置(包括毁损)产生的利得或损失需计入当期损益。毁损取得的赔款属于处置收入,需纳入清理账户核算,最终影响净收益。 愿您在中级会计的道路上越来越好! 专业指导-大树老师 2025-05-23 12:04 31次浏览 老师,成本法下投资性房地产,出售时,之前计提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需要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吗? 老师上课好像没说到这点,我今天做题时候碰到这题。 是的,成本法下投资性房地产出售时,之前计提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需要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 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理类似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当投资性房地产出售时,要将其账面价值转销。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 账面余额 - 累计折旧(摊销) -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出售时,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都进行结转。其中,减值准备对应的金额结转到其他业务成本,目的是将该投资性房地产的相关成本费用等完整地计入损益核算,准确反映出售该资产的真实收益情况 。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5-23 12:04 20次浏览 老师 34题第四问 24年宣告现金股利600万 调减长投账款价值 这里不明白 同学,您好: 权益法和成本法核算下,宣告股利时投资方的分录是不同的: 专业指导-三水老师 2025-05-23 12:04 41次浏览 老师好,这里的边际贡献率可以直接用联合的单价和变动成本计算么?即(360-240)/360=33.33% 最终结果是一样的 热爱学习的小天使,您好~可以这样计算的,您的这种方法没有问题哦。继续加油哟,预祝顺利过关! 专业指导-媛媛老师 2025-05-23 12:03 18次浏览 老师,为什么这里的2023年的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按照12个月一年去提折旧的诶? 无论公允还是账面折旧,都是一整年的。 专业指导-婷婷老师 2025-05-23 12:03 25次浏览 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是6000,6000里面包含的四个项目没有固定资产,下面的公允是6200,多出来的200是因为固定资产导致的,6000里面没有固定资产,这个地方怎么理解呢? 这里说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6000里“没有固定资产” ,并不是真的没有固定资产实物 ,而是从会计核算角度,固定资产在账面价值计量时未体现其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这部分差额200 。 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原因 企业日常核算中,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即取得时的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 。若后续没有发生重估增值等特殊事项,其账面价值不反映市场价值变化。而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本题中,固定资产市场价值提升,导致其公允价值比账面价值多200 ,但账面价值核算体系没及时更新这部分增值,所以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6000里不包含这200的增值 。 合并报表调整处理 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编制合并报表时,要将被购买方资产、负债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所以对于固定资产这200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要进行调整,通过借记 “固定资产” 200 ,贷记 “资本公积” 200 ,同时考虑所得税影响 (贷记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借记 “资本公积” 50 ) ,使资产价值在合并报表层面按公允价值反映 。 专业指导-明老师 2025-05-23 12:03 29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我想知道这是什么逻辑,站在3月底不是有20%没有收回来么?怎么成了95% 站在3月的角度看3月的销售额回款,因为当月只收回5%,所以3月 销售款还有95%未收回哦。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05-14 09:52 43次浏览 精华 标准差的详细解题步骤可以发一下吗? 首先我们知道它在繁荣,一般,萧条,每个情况下的收益率分别是30,20和-10,甲公司收益率的期望值是21,概率我们也都知道是0.4,0.5和0.1, 那我们要算繁荣时候的收益率和期望值的差异,就是(30%-21%)^2*0.4=0.00324。 一般时候的,(20%−21%)^2*0.5=0.00005。 萧条时候的,(-10%-21%)^2*0.1=0.00961. 再去求和开平方:三个相加,开平方,0.00324+0.00005+0.00961=0.0129。0.0129^0.5=0.1136. 乙公司相同,答案步骤是合并的,实质是一样的。 专业指导-迎雪老师 2025-05-19 16:05 33次浏览 精华 不动产物权灭失,为什么要注销登记?不是物权的绝对消灭吗?是不是我记混淆了 你好同学 物权绝对消灭(实体灭失) 指物权因标的物物理上不复存在(如房屋倒塌、土地因自然灾害消失)而彻底消灭。 此时物权依事实自然消灭,不依赖登记程序。 注销登记的法律意义 是公示程序:即使物权已事实消灭,仍需通过登记系统对外公示该权利状态的变化。 专业指导-新峰老师 2025-05-18 07:32 38次浏览 精华 老师,ABC设备减值4000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亲爱的同学,您好! 分配总部资产: 分配依据:按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年限加权比例分配。 甲资产组:账面价值 = 4,000 + 6,000 + 10,000 = 20,000万元,剩余年限4年。 乙资产组:账面价值 = 3,000万元,剩余年限16年。 丙资产组:账面价值 = 4,000万元,剩余年限8年。 计算加权比例: 甲资产组权重 = 20,000 × 4 = 80,000 乙资产组权重 = 3,000 × 16 = 48,000 丙资产组权重 = 4,000 × 8 = 32,000 总权重 = 80,000 + 48,000 + 32,000 = 160,000 甲资产组分配 = 2,400 × (80,000 / 160,000) = 1,200万元 乙资产组分配 = 2,400 × (48,000 / 160,000) = 720万元 丙资产组分配 = 2,400 × (32,000 / 160,000) = 480万元 甲资产组(含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 = 甲资产组原账面价值 + 分配的总部资产 = 20,000 + 1,200 = 21,200万元 可收回金额:题目给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6,960万元(无法获取公允价值,因此以现值为准)。 减值损失 = 账面价值 - 可收回金额 = 21,200 - 16,960 = 4,240万元 总部资产的减值应该是1200*4240/21200=240,余下还需要分摊的减值为4240-240=4000 祝您考试顺利!天天开心~ 专业指导-明老师 2025-05-14 16:33 160次浏览 精华 请问老师,什么情况下乘以6,什么情况下乘以6除以12?还有在资本化前借的款,到开始资本化的年份里是一整年的利息吗?即使这一年有部分资本化。框红的是我的问题 1. 什么时候乘以6,什么时候乘以6除以12 乘以6:如果题目给出的是月利率,刚好需要计算的是6个月利息或收益的时候是乘以6,比如本题中给出的闲置资金月收益率为0.5% 乘以6/12,是题目给出的是年利率,你可以理解为先把年利率/12换算为月利率,再乘以实际使用的月份,本题中正好是6个月,所以是6/12。如果是x月份,就是x/12. 资本化前借的款,在资本化开始后才能资本化,在开始资本化的年份里,即使这一年有部分资本化,借款利息也是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和借款时间来计算全年利息 。然后再根据资本化期间和费用化期间进行划分。比如专门借款,2020年1月1日借入,年利率6% ,不管这一年资本化期间是多久,全年利息先按3000×6% = 180万元计算,然后再把资本化期间的利息计入资产成本,费用化期间的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5-09 16:28 160次浏览 精华 非累积带薪缺勤不是不做帐吗? 非累积带薪缺勤的账务处理通常是结合企业日常的工资核算进行,并非不做账。企业在核算职工工资时,会将职工的应发工资(包含正常出勤工资和非累积带薪缺勤期间工资)计入相应的成本费用科目,同时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实际发放工资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举个例子,甲公司共有 100 名职工,其中 80 名为生产工人,20 名为管理人员。2025 年 5 月,该公司职工发生非累积带薪缺勤情况,按照企业规定,正常支付了全体职工当月工资,其中生产工人工资总额为 400,000 元,管理人员工资总额为 100,000 元。 账务处理 确认工资费用时:     借:生产成本 400,000     管理费用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000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没有针对非累积带薪缺勤单独进行账务处理,但在核算工资费用时已经将其包含在内,实际上完成了相关的账务确认和记录。 专业指导-小王老师 2025-05-11 14:05 100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