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4-11-29 14:07:3440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下,本身并不需要计提折旧摊销,但是如果算计税基础的时候,要记折旧摊销,是这么理解吗 这种理解是正确的。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7-16 14:19 16次浏览 2023年的利润,怎么判定它是说的营业利润还是利润总额呢? 本题中,业务涉及的收支均属于营业利润的范畴,不涉及营业外收入或支出,因此对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20万元)与对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完全一致。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7-16 14:19 19次浏览 增值税的出口、消费税的出口属于其征税范围么(虽然都会免税、退税),主要为了区分一下免税和不征税行为,出口行为应该属于这两种税的征税范围吧? 是的,您理解得对哦 专业指导-小松老师 2025-07-16 14:19 21次浏览 应缴纳的消费税额,没有销售不挣,题目问应缴纳不用组成计税价格算出来吗 业务(1)中,将自产的A类低度白酒继续加工生产为B类高度白酒,属于自产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根据消费税相关规定,自产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在移送使用环节不缴纳消费税,待最终应税消费品销售时再缴纳。 组成计税价格一般用于委托加工或者视同销售环节,在没有直接销售价格的情况下,用组成计算价格确定应缴纳消费税金额。业务(1)压根不需要缴税,自然不需要组成计税价格。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07-16 14:19 22次浏览 A,如果记载不得转让,算是附条件吗? 不算附条件哟,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是《票据法》明确规定的、对票据流通性进行限制的法定记载事项,其性质和效力由法律直接规定。它不是在票据行为上附加条件,因此不适用票据法中关于“附条件”导致票据行为无效或被忽略的规定。它产生的是独立的、法定的限制流通或限制责任范围的效果。希望老师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同学学习顺利。 专业指导-英子老师 2025-07-16 14:18 17次浏览 就比如这道题为啥不可以用加减永久性差异算呢,为啥有的可以,这个不可以 1. 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 利润总额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免税收入。 存货跌价准备7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15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国债利息收入300万元免税。 应纳税所得额 = 2000 + 700 - 1500 - 300 = 900(万元)。 当期应交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当期税率 = 900×33% = 297(万元)。 2. 计算递延所得税: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 700×25% = 175(万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 1500×25% = 375(万元)。 递延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负债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375 - 175 = 200(万元)。 3. 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 = 当期应交所得税 + 递延所得税 = 297 + 200 = 497(万元)。 所以该公司2×21年度所得税费用为497万元,答案是C。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7-16 14:18 15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请问一下为什么答案用得是5.5年? 2019.6.30-2024.12.31不是只有4.5年吗? 同学,2019年6月30日至2024年12月31日是5.5年,2019年半年、2020年一年、2021年一年、2022年一年、2023年一年、2024年一年 专业指导-小燚老师 2025-07-16 15:37 29次浏览 精华 老师您好: 种类那里 ①已承诺的商业汇票 既然都已经承诺兑付了,为什么还要适用于挂失止付呢 就是这张票已经付钱了呀,就已经没有后续的事了呀 同学,已承兑的商业汇票,是已经承兑(银行在汇票上加盖汇票专用章及签章),但是还没有到期实际兑付,也就是钱还没有付。 专业指导-小燚老师 2025-07-08 09:47 40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这里年投资回报率是12%,还要除以12 1月到12月每月末收款10万元,是每月付款的,所以,利率也得对应,换算成月利率1%。 专业指导-婷婷老师 2025-07-08 08:19 39次浏览 精华 第二小题不是很理解,老师能解答一下吗?收到2%的返利,为什么不算做商业企业的收入,而是冲减进项,题目也没说收取的返利A食品厂有开具发票啊,怎么就从冲减进项了 亲爱的同学你好,你的问题已收到,解答如下: 商业企业(受托方)向供货方(A食品厂)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额挂钩的返还收入‌(本例中为结账额2%),属于‌平销返利行为‌。根据税法规定,此类返利实质是供货方对采购成本的补偿,而非受托方的新增收入,因此需冲减当期进项税额。 无论供货方是否开具红字发票,商业企业收取返利时均需‌主动冲减进项税‌。若未冲减,将导致增值税抵扣链条失真(相当于虚增可抵扣进项税)。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加油! 专业指导-晶华老师 2025-07-07 21:34 33次浏览 精华 老师您好,关于这道题我不太懂其中各种意思,麻烦您解答一下。 同期贷款利率为什么要×400万元,得出来的数,我不明白为什么是初始金额,现值。难道不是5年的利息费用吗,为什么要我不太看得懂P/A的含义,解析也不太看得懂,或者是我理解错了。 如果这类题目看解析都看不懂的话,我应该从哪入手学习, 你好同学! 为什么是初始金额=400万 × (P/A,5%,5)”? 为什么不按2000万入账?​​ ​​核心原则:会计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虽然合同总价是2000万,但因为钱是在5年分期支付的,你现在还没付那么多钱。今天(2023年1月1日)这个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相当于你需要​​现在一次性付清​​多少钱,乙公司才愿意卖给你,这个“现在一次性付清的价格”,就是资产真正的​​入账价值​​。 (P/A,5%,5)=4.3295:​​年金现值系数​​。它的含义是:在年利率5%的情况下,未来5年内,​​每年年末收到(或支付)1元钱,这些钱的总和相当于现在值多少钱​​。4.3295的意思是,未来5年每年末收/付1元钱,相当于现在一次性收/付4.3295元。 400万 × (P/A,5%,5) 这个公式本身计算的就是​​未来5年付款总额的现值(今天的价值)​​。而不是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会在后续年度逐步确认:​​ 那268.2万的总利息不会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会计上要按照实际支付的情况和资金的占用成本,在5年期间​​分摊​​计入各年的财务费用。 如果同学对这部分内容不太了解的话,建议同学可以单独学习下注会的财务管理(如图)章节的内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07-02 16:38 214次浏览 精华 老师好 请问为什么要用8%试 不用6%试呢?低于市场价 利率会高没懂这个点 就是折现的基本公式是现金流量/(1+利率)的n次方(不管是复利折现还是年金这些折现,都是由这个基础公式推导出来的);则利率越大,折现出来的金额越小比如100/(1+10%)=90.9090909091,100/(1+20%)=83.3333333333,利率越大现值越小;所以这里计算出7%等于1000,金额大了,要往小了测试,所以应该选择更大的利率8%而不是6%哟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06-25 23:15 35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