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170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控制测试是不是不用确定有没有执行。只是关注是否有效。 “了解内部控制” 负责确认 “有没有执行”,“控制测试” 负责在 “有执行” 的前提下,确认 “执行得好不好(是否有效)”—— 控制测试的前提是控制已执行,所以不会像 “了解阶段” 那样专门去验证 “是否执行”,但不代表完全不关注。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0-21 15:32 20次浏览 老师您好,请解释一下D选项为什么不对,我认为可以体现重要性要求,或者您能解释一下这道题的考量重点吗? 这句话是教材可靠性的原文,括号里重要性只是修饰语,保证完整才是句子主干。这句话讲的是要完整,完整是可靠性的要求。 专业指导-小蜗牛老师 2025-10-21 14:58 22次浏览 7月转让了4辆挂车为什么还要计算全年的车船税? 车船税是按年计征,转让车船仅影响后续年度的纳税,当年内即使转让,已发生月份的车船税仍需缴纳,因此7月转让挂车后,当年仍要计算其全年的车船税(符合税法“按年征收,当月取得当月计税,转让当月仍计税”的规则)。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10-21 14:57 22次浏览 他这个3615到4000我没理解这个分录 视为先卖出,再买入:在转换日,视同将原持有的30%股权按公允价值出售,然后再按公允价值重新购入一项能够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两者的差额:4000 - 3615 = 385万元 这个差额,就是“视同出售”原股权所产生的收益。 专业指导-大海老师 2025-10-21 14:57 12次浏览 为什么老师上课总是说错报,而不强调是重大错报 老师日常表述中说“错报”,通常是口语化的简化表达(默认是“重大错报”),原因包括: 1. 审计学习中“重大错报”是高频核心概念,后续会反复强调“重大”的判断标准(如金额、性质),前期简化表述是为了先建立基础认知; 2. 课堂上的举例、逻辑推导(比如“有错报→没发现”),本质都是针对“重大错报”的场景,省略“重大”是为了表述更简洁、高效。 “在考试或实务中,必须明确是‘重大错报’哦~需要区分‘错报’(所有错误)和‘重大错报’(影响决策的错误)的差异。你现在有没有遇到具体题目里关于‘重大错报’判断的疑问呀?” 专业指导-萝卜老师 2025-10-21 14:57 22次浏览 老师,如果d改成应收客户的什么,应该是应收账款还是其他应收款 当运输费是企业代垫,后续要向客户收取时,应通过“应收账款”核算; 因为“应收账款”核算的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代垫的运输费属于销售环节的应收款项,应计入“应收账款”; ​ “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21 14:56 19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您好,关于烟叶税这个地方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比如说直接支付给烟叶销售者价款600万元,这个600万算缴纳的烟叶税的时候就是乘1.1再乘0.2,为什么不需要价税分离?谢谢老师 纳税人收购烟叶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包括纳税人支付给烟叶生产销售单位和个人的烟叶收购价款和价外补贴。它并没有说不含税价款,所以给多少纳入多少,不需要价税分离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0-15 23:01 19次浏览 精华 老师cu为什么不是61.28-执行价格? 在期权定价里,Cu(上行时的期权价值)不是简单用“标的资产上行价格 - 执行价格”,因为期权价值还和后续的期权状态有关。 所以Cu要考虑后续价格变化带来的期权价值,得通过定价模型(比如二叉树定价)计算,而不是直接“61.28 -执行价格”。 专业指导-帆帆老师 2025-10-15 17:35 25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个×30%是指什么,有什么依据? 捐赠的扣除限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的30%哟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10-15 11:22 15次浏览 精华 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是要调增吗,后面在慢慢调减 1、税法规定,利息收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本题中合同约定“两年后到期时一次收取利息”,因此2023年税法上不确认利息收入,但企业当年已将40万元利息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会计收入>税法收入,所以需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0万元,对应选项A正确,B错误; 2、税法规定,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商标使用权属于特许权使用费)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同时,会计上应分期确认收入; 税法上: 合同约定“每两年收费一次”,2023年收取120万元,因此税法确认收入120万元; ​ 会计上: 已将60万元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分期确认,4年共240万,每年确认60万); 会计收入<税法收入,所以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万元(120-60),对应选项C正确,D错误;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12 14:30 60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个(1)为什么会被分类为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他没说出售啊,没看懂 因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是兜底项目,在不满足第一类和第二类金融资产分类时,通常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本题中,优先级A类资产支持证券的现金流量取决于“基础资产(股权投资和应收款项)产生的现金流量”,且按“优先级顺序偿付”; 如果基础资产现金流量不足,优先级A类的本金或收益可能无法足额收回。这意味着其合同现金流量不是基于“本金+利息”的固定借贷安排,不满足“仅为对本金和利息的支付”这一条件; 故不满足第一类和第二类,则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12 11:54 38次浏览 精华 这个例题,为啥是从银行的角度计算还款额 如果从之小了的角度算,按偿债基金去算,结果还会是一样的吗? 无论从“银行的投资回收”还是“之小了的终值偿债基金(需先转终值)”角度计算,结果都是一致的。但房贷本质是“现值偿还”问题,直接用投资回收系数更贴合实际。 专业指导-小王老师 2025-10-12 11:06 19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