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478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老师这个40000不是残值么? 年租金=(购买总成本750000-产值40000*复利现值)/年金年金现值 老我这样理解对吗? 我现在疑问是40000到底是残值,还是年金现值 因为题目里面只出现了一个40000 预计净残值 你的理解是对的。这里的40000是残值,因为租赁期满时残值归租赁公司所有,所以它是未来第5年末的一笔现金流,需要用复利现值系数(P/F,15%,5)将其折现到现在,从购买总成本中扣除这部分现值后,剩下的就是每年租金的现值总和,再除以年金现值系数(P/A,15%,5),就得到了每年年末应支付的租金。 专业指导-小熊老师 2025-10-30 13:52 20次浏览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这7900多块钱,给摊到哪个科目去了?往该科目摊的逻辑是什么?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的7905.78元,是摊销计入了投资收益科目(通过冲减投资收益实现)。 债权投资以实际利率法核算,核心是让投资的“实际收益”与“实际成本”匹配: 债券的票面利息(800 000×12%=96 000元)是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名义利息”; 债券的实际投资收益(826 399.79×10.66%≈88 094.22元)是按实际利率计算的“真实收益”; 两者的差额(96 000 - 88 094.22=7 905.78元),就是“债权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额,需要通过调整投资收益,让投资收益反映真实的实际收益。 简单说:票面利息和实际收益的差额,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额,最终会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30 13:50 26次浏览 什么时候才需要经过应付股利科目? 现金股利宣告发放但未付的时候,要用“应付股利”科目,并且一般宣告发放和支付股利的时间不同,应付股利科目会有余额。 股票股利本质是利润转增股本,不涉及现金流出。一般是不涉及应付股利的 专业指导-小梦老师 2025-10-30 13:48 20次浏览 21和22题的提问区别是什么 ,债权人取得成本不就是按公允入账么 为什么21题不是按805入账 22题是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21题这里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债务重组这里不算金融资产,不能按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属于非金融资产,其初始投资成本需包含直接相关费用;而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920 万元)与受让资产公允价值(800 万元)的差额,计入 “投资收益”。 专业指导-媛媛老师 2025-10-30 13:42 21次浏览 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在哪章讲解过呢? 就是在或有事项,预计负债这里涉及到 专业指导-小梦老师 2025-10-30 12:01 20次浏览 答案上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00-100✕60%)✕20% 我用按老师教的另一种方法算为啥不对啊 老师帮我看一下是哪里理解错了 同学算的是内部交易的算法 减掉未出售部分对应的未实现内部交易40%部分 实际上这个是评估增值,要减掉已出售部分少结转的成本,所以减得是60%部分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0-30 12:00 34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红色框出来的这部分不懂 本季度(第四季度)能收到的现金=504万×60%=302.4万(对应表格里“第四季度”的现金收入);剩下的40%(504万×40%)要等到下一年第一季度才能收到,所以在本年第四季度末(年末),这部分就形成了“应收账款”,金额是5040000×40%=2016000元。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30 12:26 26次浏览 精华 问甲的初始入账金额 为什么20000*80% 你好同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本质是企业集团内部的资产重组。因此,不能使用被合并方(乙公司)自己报表上的价值(15,000万),也不能使用合并方(甲公司)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30,000万),而应站在​​最终控制方​​的视角,看这个资产在集团“合并报表”上值多少钱。 甲公司发行股票换取的只是乙公司​​80%​​ 的有表决权股份,并非100%的股权。因此,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应该是它获得的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所对应的那部分净资产份额。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公式为: ​​初始入账金额 = 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 × 持股比例 + 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在本例中,题目明确说明“与乙公司相关的商誉金额为零”,所以公式后半部分为0。 所以初始入账金额是:20,000万元(乙公司在集团账面上的总价值) × 80%(甲公司获得的份额) = 16,000万元。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0-28 14:03 20次浏览 精华 这道题不会做,也不明白题干中的外加当年净利润的20%, 在求留存收益的增加时要1-20% 外部融资需求 = 增加的敏感性净资产 - 留存收益的增加 增加的敏感性净资产:10000×30%×40% = 1200万元 留存收益的增加:先算净利润,再考虑 “固定股利 + 净利润 20% 的额外股利”,即留存比例为1 - 20% 最终计算得 1150 万元所以外部融资需求 =1200 - 1150 = 50万元,选 A。 “1 - 20%” 是因为净利润中有 20% 用于额外股利,剩下的部分参与留存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23 09:54 29次浏览 精华 想让老师解析一下这两个的区别? 预付年金现值 公式①:P=A×(P/A,i,n)×(1+i) 这里先计算普通年金现值 (P/A,i,n),即普通年金为 A,利率为 i,期数为 n 时的现值。因为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付款,比普通年金(期末付款)早一期,所以将普通年金现值乘以 (1+i),就得到预付年金现值。 公式②:P=A×[(P/A,i,n−1)+1] 可以把预付年金看作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再加上第一期期初的付款 A。(P/A,i,n−1) 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现值,再加上 A,就得到预付年金现值。 预付年金终值 公式①:F=A×(F/A,i,n)×(1+i) 先计算普通年金终值 (F/A,i,n),普通年金是期末付款,预付年金是期初付款,在计算终值时,预付年金的每一笔付款都比普通年金多计算一期利息,所以将普通年金终值乘以 (1+i),得到预付年金终值。 公式②:F=A×[(F/A,i,n+1)−1] 把预付年金的期数看作 n+1 期的普通年金,然后减去最后一期(第 n+1 期)多算的那笔付款 A。(F/A,i,n+1) 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终值,减去 A,就得到预付年金终值。 总的来说,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收付,普通年金是在每期期末收付,预付年金现值和终值的计算都是在普通年金的基础上,考虑付款时间提前一期的影响,通过调整普通年金的现值或终值公式来得到。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10-20 16:30 21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股权成本大于债权成本,麻烦老师解析下 股权成本大于债权成本,核心原因是股东承担的风险远高于债权人,且债权有固定收益和优先受偿权,股权则没有。 1. 收益稳定性不同:债权人能按约定利率获得固定利息,收益确定;股东只能在企业盈利后获得分红,收益不固定且可能为零。 2. 清偿顺序不同: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对企业资产有优先受偿权,能优先拿回本金和利息;股东只能分配债权人清偿后的剩余资产,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3. 风险承担不同:债权人不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只需关注企业是否有能力还本付息;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需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包括亏损、市场波动等。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1 09:40 19次浏览 精华 老师,我不理解圈1说减交易费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圈2又说不计入初始入账金额,计入投资收益 这其实是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的两种表述方式,本质是一致的 圈①的逻辑是:初始入账金额 = 总价款 - 交易费 - 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利息。这里的“减交易费”,是在计算初始入账金额时,把交易费从总价款里扣除,因为交易费不计入资产成本。 圈②的逻辑是:交易费本身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而是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借方(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可抵扣的进项税单独核算)。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14 11:48 69次浏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