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0-13 14:31:1641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股票的第一点:沪港通的内容,可以举个带数字的实际例子吗 稍等一下,看看题目 专业指导-大海老师 2025-10-13 14:57 20次浏览 老师,这里马老师说,对方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我方不需要调整投资收益,因为之前已经反映过250万的份额了。这个我理解,但是这样的话,对方因为分派现金股利而减少了利润,那对应的我之前反应的投资收益不也随之减少吗?如果投资收益仍然按照250计算,不就不对了吗? 当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这一行为的本质是对“已实现净利润”的分配,而非“净利润的减少”。 比如案例中,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00万,投资方应享有的份额为: 400 × 25% = 100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股利 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 这一步的逻辑是:现金股利是从被投资方已实现的净利润中分配的,投资方只是将“已经确认的投资收益”以现金形式收回一部分,并非被投资方又产生了新的利润或损失,因此不需要再调整“投资收益”。 被投资方分派现金股利,减少的是“未分配利润”(净资产的一部分),而非“净利润”。净利润是被投资方当年经营的成果,在宣告股利前就已经确定了;股利分配是对“已确定净利润”的分配行为,不影响当年净利润的金额。 因此,投资方之前根据“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250万)是客观的“经营成果份额”,而现金股利只是对这部分成果的“变现回收”,不会导致投资收益的减少。 专业指导-小王老师 2025-10-13 14:57 26次浏览 为什么到期了公允价值一定恢复到面值1亿 在到期日,市场上该融资券的公允价值就是这一确定的偿还额,因此公允价值会“回归”到该实际偿还义务的金额,本质上是因为到期时负债的偿还金额完全确定,市场定价不再有不确定性,从而公允价值与实际偿还额一致,表现为“恢复”到与面值相关的偿还义务金额。 专业指导-小王老师 2025-10-13 14:31 20次浏览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不是分成财务报表整体、认定层次和组成部分三类吗?认定层次视情况定为什么A选项一定要确定 同学你好。 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是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可能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 虽然对于特定事项和交易适用时才确认实际执行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财务报表整体是必须要确认实际执行的重要性的。 专业指导-汤汤老师 2025-10-13 14:31 17次浏览 预收的10万租金为什么不计入合同负债,而是计入预收账款? 合同负债是收入准则用的 租赁这部分准则还是用预收账款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10-13 13:49 23次浏览 老师讲的我有点蒙圈了,不应该是会计里的施工方基本确定补偿3200万,才能进行会计处理吗? 本题中,施工方同意补偿3200万元,属于基本确定补偿3200万, 应确认其他应收款3200; 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13 13:48 17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这个例题,为啥是从银行的角度计算还款额 如果从之小了的角度算,按偿债基金去算,结果还会是一样的吗? 无论从“银行的投资回收”还是“之小了的终值偿债基金(需先转终值)”角度计算,结果都是一致的。但房贷本质是“现值偿还”问题,直接用投资回收系数更贴合实际。 专业指导-小王老师 2025-10-12 11:06 18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说股份不干净? 若股权附带的回购义务满足“金融负债”的定义(即企业需向另一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则该股份在会计核算中不能作为“实收资本/股本”这类纯粹的权益工具,而是需作为“交易性金融负债”等科目核算。这种会计属性的特殊性,也使得股份的“权益性”存在瑕疵,即“不干净”。 专业指导-小王老师 2025-10-01 10:02 34次浏览 精华 请问老师 回售权是不是意味着只能确认为金融负债? 不是的,回售权不意味着“只能”确认为金融负债; 大部分带回售权的工具,因发行方有“按约定向持有方交付现金”的合同义务,会确认为金融负债; 但如果该可回售工具符合特定特征(比如合作制法人的可随时回售“权益”、开放式基金可随时赎回的份额),即便符合金融负债定义,也应分类为权益工具; 如图中第二段中明确说明,符合金融负债定义,但同时具有一定特征的可回售工具,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 祝国庆节快乐!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01 11:38 29次浏览 精华 老师 请问 这个寿命固定的 未来清算的 为什么不算或有事项的负债?为什么划分到权益工具? 或有事项的负债需满足“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不发生证实;或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或金额不能可靠计量”(如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 而“清算时交付净资产”的工具,清算不是“或有”的不确定事项(企业清算属于经营周期的终局状态,是法律框架下的必然可能结果,而非偶发的“或有事件”),且发行方的义务是“按比例交付净资产”(属于权益分配,而非负债偿还),因此不满足或有事项负债的定义。 专业指导-小王老师 2025-10-01 11:47 26次浏览 精华 老师,不太理解为什么这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要转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呀,是因为前者期末没有余额吗 不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期末无余额”, 而是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完成解锁”后,原确认的“员工劳务对价”(挂在其他资本公积),要回归到“权益性交易的本质”(转入股本溢价) ,相当于把“临时过渡的权益科目”,归位到“永久性的权益科目”; 希望可以帮到您呢,祝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01 07:48 25次浏览 精华 那老师折旧不是减去净残值吗?,净残值是处置后的利得减处置后的费用,,但是题中没有处置后的费用,所以不用减,对吗?老师 对的呢! 首先,残值是指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预计的处置价值(本题中乙公司承诺5年后以100万元购买,这100万就是该专利技术的残值); 然后,净残值的公式是“净残值 = 残值 - 预计处置费用”; 但本题中,题目明确说“乙公司承诺5年后将会以10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项专利技术”,没有提到处置费用,所以预计处置费用为0,此时净残值就等于残值,即100万元; 祝国庆节快乐! 专业指导-兰兰老师 2025-10-01 08:32 28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