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初级会计证书后要继续教育吗?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范畴是什么
许多初级会计证书持有者在通过考试并取得证书后,常常会面临一个疑问:是否需要参加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要求是什么?此外,大家对于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范畴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那么接下来,之了君就来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帮助初级会计人员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推荐阅读☞2025年-2026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通知【全国汇总】
拿到初级会计证书后要继续教育吗?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范畴是什么?
根据《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应当自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学分。这意味着,如果你在2025年通过了初级会计考试并取得了证书,那么从2026年开始,就需要参加继续教育了。
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两部分。公需科目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理论、职业道德等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则聚焦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等实务技能。每年需完成不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3。此外,继续教育采用学分制管理,学分获取途径包括参加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会计类考试、学历教育等。例如,通过初级会计考试的当年可自动折算90学分,无需重复学习。
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范畴:
根据财政部财会〔2018〕33号通知规定,会计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中从事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等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人员包括从事下列具体会计工作人员:
(1)出纳;
(2)稽核;
(3)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核算;
(4)收入、费用(支出)的核算;
(5)财务成果(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核算;
(6)财务会计报告(决算报告)编制;
(7)会计监督;
(8)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9)其他会计工作。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总会计师的人员,属于会计人员。
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继续教育不仅是会计人员的义务,更是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继续教育,会计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会计法规、税收政策和行业动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此外,继续教育的完成情况还将作为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职称评审及先进评选的重要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拿到初级会计证书后要继续教育吗、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范畴是什么的相关分享,可供大家阅读。2026年会计考试备考已经开始,如果大家有备考疑问,或想要针对性学习提升,可以随时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的备考保驾护航。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