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核心考点总结(下)多掌握多得分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9-07 11:33:40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科目因涉及大量公式计算与逻辑分析,成为考生提分的关键难点。此前,之了君已梳理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核心考点总结(上),覆盖基础高频内容,现推出核心考点总结(下),助力考生精准突破薄弱环节,

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核心考点(上)

2025年中级会计章节知识点(3科全)

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核心考点总结(下)多掌握多得分

一、项目现金流量

1.投资期的现金流量:

投资阶段的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流出量,即在该投资项目上的原始投资,包括在长期资产上的投资和垫支的营运资金。

2.营业期的现金流量:

营业阶段是投资项目的主要阶段,该阶段既有现金流入量,也有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主要是营运各年的营业收入,现金流出量主要是营运各年的付现营运成本。

(1)不考虑所得税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式中,非付现成本主要是固定资产年折旧费用、长期资产摊销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

(2)考虑所得税

营业现金净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或:=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或:=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3.终结期的现金流量:

终结阶段的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流入量,包括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固定资产变现净损益和垫支营运资金的回收。

(1)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指固定资产出售或报废时的出售价款或残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

(2)固定资产变价净损益对现金净流量的影响

固定资产变现净损益对现金净流量的影响=(账面价值-变价净收入)×所得税税率

(3)垫支营运资金的收回

二、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1.成本分析模型

成本分析模型强调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是使得现金持有成本最小化的持有量,即:

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现金持有总成本=min(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

其中,机会成本是正相关成本,管理成本属于固定成本,短缺成本是负相关成本。当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相等时,现金持有总成本最小。

2.存货模型

在存货模型下有如下关系式:

(1)现金持有总成本=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2)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C÷2×K

(3)交易成本=交易次数×每次交易成本=T÷C×F

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核心考点总结(下)多掌握多得分

式中,C表示现金持有量;T表示一定期间的现金需求量;K表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F表示每次出售有价证券的交易成本。

3.随机模型

(1)相关计算公式:

最高控制线(H)的计算公式为:H=3R-2L

式中,H表示最高控制线;R表示回归线;L表示最低控制线。

(2)模型运用

①若企业目前的现金持有量大于等于最高控制线数额,则应投资于有价证券,将现金降至回归线水平,即:投资有价证券的金额=企业目前的现金持有量-回归线(R)。

②若企业目前的现金持有量小于等于最低控制线数额,则需卖出部分证券,将现金回升至回归线水平,即:卖出证券的金额=回归线(R)-企业目前的现金持有量。

③若企业目前的现金持有量在最低控制线和最高控制线之间,无须进行调整。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1.变动成本差异

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核心考点总结(下)多掌握多得分

2.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对于固定制造费用项目成本差异可采用两差异分析法或者三差异分析法,在两差异分析法下,总差异可以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在三差异分析法下可以分解为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1)两差异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工时×预算产量×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2)三差异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提示】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分析不能从价差和量差这两个维度进行分解,这区别于变动成本差异分析方法。

四、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

(1)计算: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说明:

①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②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资产负债率的要求不同:债权人希望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股东在全部资本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希望负债比率越大越好;企业的经营者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对于负债率高低的选择取决于经营者的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

③对资产负债率进行分析时,应结合营业周期、资产构成、企业经营状况、客观经济环境、资产质量和会计政策分析以及行业差异综合考虑。

2.产权比率

(1)计算: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2)说明:

①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指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

②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收益的财务结构

3.权益乘数

(1)计算: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

(2)说明:企业存在负债时,权益乘数大于1,企业负债比例越高,权益乘数越大

(3)权益乘数与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的关系

①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1+产权比率

②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是常用的反映财务杠杆水平的指标

4.利息保障倍数

(1)计算: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应付利息

【提示】分母中的应付利息指本期发生的全部应付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和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分子中的“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仅指费用化的利息费用

(2)说明:一般情况下,利息保障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从长期来看,该指标至少应大于1(即息税前利润至少要大于应付利息),企业才具有偿还债务利息的可能性;在短期内,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也仍然具有利息支付能力,因为计算息税前利润时减去了一些折旧和摊销费用等非付现成本。

以上便是2025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核心考点总结(下)的全部内容。考生需结合公式推导逻辑与真题案例深化理解,避免机械记忆,同时通过限时练习熟悉解题节奏。希望大家借助这份总结高效查漏补缺,在考试中灵活运用考点,最大化提升《财务管理》科目得分。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