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全书核心考点总结(上)考前多看多抢分
2025 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近在咫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科目内容繁杂、考点众多,如何在考前抓住核心,是考生们提分的关键。接下来,之了君将为大家梳理全书核心考点第一章~第十二章的内容,助大家精准把握,提升应考实力,在考试中斩获佳绩。
推荐阅读☞2025年中级会计章节知识点(3科全)新教材重点知识整理
总论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1.坚持诚信,守法奉公。
2.坚持准则,守责敬业。
3.坚持学习,守正创新。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三、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要素
除非其他具体准则另行要求,为满足可持续信息基本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企业披露的可持续信息应当包括治理、战略、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四个核心要素。
存货
一、存货的初始计量
1.外购
外购存货的成本即存货的采购成本(入库前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2.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二、存货减值的账务处理
1.计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
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包括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通过自营方式建造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直接施工机械使用费和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等。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的待摊支出。
待摊支出分摊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100%
某工程应分摊的待摊支出=(某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某工程的安装工程支出+某工程的在安装设备支出)×待摊支出分摊率
二、固定资产的处置
1.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原价)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等
3.出售收入、残料等的处理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出售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清理净损益的处理
(1)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等非正常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净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2)因正常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
净损失: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1.外购无形资产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的其他支出(专业服务费、测试费等)。
2.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
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应按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其公允价值与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二、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1.研究与开发阶段支出的确认
(1)研究阶段支出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开发阶段支出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否则应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2.内部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1.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1.成本模式转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变更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价)
盈余公积(或借方)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方)
资产减值
一、单项资产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
二、资产组减值
如果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减值损失金额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摊:
1. 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商誉的账面价值。
2. 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之外的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按比例抵减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
以上资产账面价值的抵减,应当作为各单项资产(包括商誉)的减值损失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提示】抵减后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的最高者:
1. 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如可确定);
2. 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如可确定);
3. 零。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科目)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科目)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
四、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2.初始计量中各项费用的处理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职工薪酬
一、货币性短期薪酬
1.期末计提
借:生产成本(车间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在建工程(工程建设人员)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
合同履约成本(与履行合同相关的满足条件的直接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等
二、非货币性福利(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决定发放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公允价值+销项税额)
2.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若有)
贷:库存商品
三、非货币性福利(以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购入商品
借: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决定发放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当前账面价值+转出的进项税额)
3.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股份支付
一、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借款费用
一、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1.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
企业只有在以下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借款费用才可以开始资本化: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已经开工)。
2.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3.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
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二、借款费用的计量
1.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计量
2.一般借款利息费用的计量
或有事项
一、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
借:管理费用(诉讼费)
营业外支出(赔偿支出)
贷:预计负债
借:其他应收款(基本确定可获得的补偿)
贷:营业外支出
二、产品质量保证
1.计提保修费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计负债
2.实际发生保修费
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等
三、亏损合同
1.选择执行合同
(1)有标的部分,确认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无标的部分,确认预计负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计负债
(3)产品完成生产后,将预计负债冲减成本
借:预计负债
贷:库存商品
2.选择不执行合同
(1)按违约金确认预计负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计负债
(2)实际支付违约金时
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
以上便是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核心考点的上半部分梳理。希望大家务必重视这些关键内容,在考前反复研习。牢记考点细节,强化理解运用,以沉稳心态和扎实知识迎接考试,相信大家定能在这场考试中脱颖而出,为中级会计考试成功通关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