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知识点学习!第十四章-第十七章汇总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越来越近了。为了帮助大家尽快学完章节基础知识,留出更多复习巩固的时间,之了君今天就将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第十四章~第十七章——政府补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的知识点汇总整理,赶快往下看!
推荐阅读☞2025年中级会计章节知识点(3科全)新教材重点知识整理
第十四章:政府补助
一、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1)总额法(以购建固定资产为例)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②采购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③在资产寿命期内计提折旧和分摊递延收益:
借:制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④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报废或毁损等),将尚未分摊且无须退回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处置当期的损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2)净额法(以购建固定资产为例)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②采购设备时: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借:递延收益
贷:固定资产
③在资产寿命期内计提折旧(以扣减了政府补助后的资产价值为基础确认应计提折旧额):
借:制造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④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报废或毁损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资产处置损益/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
①收到补助资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②成本费用或损失发生时:
a.总额法: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b.净额法:
借:递延收益
贷:管理费用等(日常活动)
营业外支出(非日常活动)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在收到补助资金时
①总额法: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②净额法:
借:银行存款
贷:管理费用等(日常活动)
营业外支出(非日常活动)
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1.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的会计处理
(1)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①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
②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
(2)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量
换入资产成本=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提示】:
该情形下,换入资产成本与补价无关
(3)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
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不论是否涉及补价,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均应计入当期损益。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②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③换出资产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按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确认其他业务收入,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2.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的会计处理
以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于换出资产,终止确认时不确认损益。
(1)不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
第十六章:债务重组
三、债权人的会计处理
1.受让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取得当日的公允价值)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2.受让单项非金融资产
借:库存商品等(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直接相关税费-可抵扣的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3.受让多项资产
借:金融资产(取得当日的公允价值)
非金融资产【(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受让金融资产合同生效日的公允价值-可抵扣的进项税)×该项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四、债务人的会计处理
1.以金融资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账面价值)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2.以非金融资产清偿债务
(1)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账面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2)以其他非金融资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账面价值)
贷:其他非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其他收益(差额,或借方)
3.以多项资产清偿债务
借:应付账款(账面价值)
贷: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其他非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其他收益(差额,或借方)
第十七章:所得税
五、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1.固定资产
2.无形资产
(1)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2)其他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金融资产,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为期末的公允价值,计税基础为该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
4.投资性房地产
(1)成本模式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摊销)
(2)公允价值模式
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摊销)
六、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账面价值=原值
负债的计税基础=原值-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七、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八、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1.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用(最常见)
其他综合收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
2.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所得税费用(最常见)
其他综合收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面这些就是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第十四章~第十七章——政府补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的章节知识点啦,希望能对大家有用哟!接下来,之了君还会马不停蹄地给大家更新更多超实用的会计章节知识点,帮大家把基础打得牢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