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涵盖了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这六大板块的基础专业知识。以下是对各板块考试内容的详细介绍:
1、经济学基础:考察对经济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如市场需求与供给、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生产要素市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与发展等。
2、财政:涵盖财政的基本概念、财政职能、财政政策等,要求考生掌握财政收支、公共支出、税收等方面的知识。
3、货币与金融:包括货币制度、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内容,考察考生对货币、金融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4、统计:主要涉及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和应用。
5、会计:考察基本的会计原理、会计准则、会计科目设置、会计报表编制等方面的知识。
6、法律:包括经济法律基础知识,如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要求考生了解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考试题型上,《经济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具体来说:
●单选题:共70道,每题1分,总分70分。考生需从备选项中选出唯一符合题意的选项。
●多选题:共35道,每题2分,总分70分。考生需从备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且至少有一个错误选项。完全选对得2分,少选则每个选项得0.5分,选错则本题不得分。
因此,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广泛,要求考生全面掌握以上各板块的知识,并注重理解记忆和专项突破。同时,也需要熟悉考试题型和分值分布,以便更好地制定备考策略和应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