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注会在哪个网站报名?注会有没有补报名? ​注册会计师(CPA)的报名网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网站,网址为:https://cpaexam.cicpa.org.cn。关于补报名的问题,注册会计师考试通常没有补报名的安排‌。因此,建议密切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官方通知和报名时间,以确保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如果错过了报名时间,可能需要等待下一年度的考试机会。注会的报名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登录/注册考生需要登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网址:https://cpaexam.cicpa.org.cn)进行报名。初次报考的人员在报名之前必须先进行注册,才可登录报名。考生也可以通过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微信公众号,通过菜单栏进入网报系统进行报名。2、开始报名登录考试系统后,考生需点击“我要报名”按钮,进入报名流程。3、选择考试阶段考生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考生类型和考试阶段。报名类型选定后将无法修改,因此考生需慎重选择。4、选择考试地点考生需选择考试省份和考试地点,并阅读该地区的报名简章,了解相关考试规定和要求。5、填写报名信息考生应根据考试要求,如实填写报名所需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学历等。需要注意的是,非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以职称为报名条件的考生所需填写的信息略有区别。持国(境)外学历的报名人员(含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还需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书编号。6、上传照片首次报名的考生需要上传符合要求的本人近1年的1寸免冠白底证件照片。照片规格一般为JPG/JPEG格式,大小2~20KB,像素178×220。考生应避免使用自拍照、翻拍纸质照片或佩戴饰品,否则可能导致审核失败。7、学历认证(首次报名)首次报名的考生需要进行学历认证。境内学历的考生,报名系统可以实时链接学信网进行自动化验。境外学历的考生需要上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书》编号。8、选择考试科目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一个或多个科目。专业阶段考生可单科或全科报考,综合阶段仅限已通过专业阶段的考生报名。9、确认填报信息考生需对姓名、身份证类型及号码、报考考区、考试科目等关键信息进行核对,确保信息无误。10、报名缴费完成报名资格审核的报名人员,以及无需进行资格审核的报名人员(应届毕业生报名人员在报名信息填写完成后),需要通过网上支付交纳考试报名费。交费完成视为报名程序完成。报名费标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一般专业阶段60~160元/科,综合阶段120~200元。考生需在规定的缴费期内完成支付,缴费后不可修改科目或考区,且报名费不予退还。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报名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网站发布的官方通知和报名时间安排,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报名手续。同时,考生也应遵守考试规定和要求,诚信参加考试。 2025-07-09 10:48 292人看过 注会考试科目与税务师有关系吗? ​注会考试科目与税务师考试科目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两者又是相对独立的职业资格考试。以下是对这两类考试科目的详细分析:(一)注会考试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一般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和税法。这些科目涵盖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培养考生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综合阶段考试则主要考察考生在专业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税务师考试科目税务师考试科目包括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五门。其中,税法(一)和税法(二)主要考察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涉及各个税种的具体规定和计算方法;《涉税服务实务》则侧重于税务代理、税务筹划等实际操作技能;《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则涵盖了与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财务与会计》则结合了财务和会计两个领域的知识,考察考生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能力。(三)关联性分析1、‌税法知识‌:注会考试中的税法科目与税务师考试中的税法(一)、税法(二)以及《涉税服务实务》等科目存在明显的关联。这些科目都涉及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以及税务筹划等方面的知识。‌2、财务与会计知识‌:注会考试中的财务成本管理科目与税务师考试中的《财务与会计》科目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有一定的重叠。这些科目都考察考生对财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财务分析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法律知识‌:注会考试中的经济法科目与税务师考试中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科目在法律知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都涉及与会计、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结论虽然注会考试科目与税务师考试科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两者又是相对独立的考试体系。考生在选择报考时,应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同时,由于两者在知识点上存在一定的重叠,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和参考,以提高备考效率。 2025-07-21 10:23 123人看过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有哪些变化?备考策略应如何调整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科目设置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依然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六门科目。然而,尽管科目设置未变,考试内容和难度却可能有所调整,因此备考策略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首先,考生需要密切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考试大纲和教材变化,了解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特别是新增的知识点或调整的内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考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掌握。其次,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各科目的难易程度,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对于难度较大的科目,如《会计》和《审计》,考生应提前开始学习,通过多做练习题和模拟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相对容易的科目,如《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生可以在临近考试前进行集中复习,巩固记忆。此外,考生还应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注册会计师考试不仅考察各科目单独的知识点,还注重考察考生将各科目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最后,考生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备考状态。注册会计师考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考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5-04-24 14:26 620人看过 2025年注会考试能带计算器吗?具体有什么要求? 2025年注会考试可以带计算器‌,但中注协对计算器有具体的要求。以下是对这些要求的详细解答:一、功能限制‌●计算器不得带有文字、公式显示或存储功能。这意味着计算器不能显示或存储任何文字、公式或计算结果,以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防止作弊。‌●计算器不支持录音、信息收发、无线网络、蓝牙等功能。这些功能的禁用是为了防止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传递信息或利用外部设备作弊。二、按键限制‌●计算器不得包含CTLG键、SHIFT键、ALPHA键和OPTN键。这些按键通常用于执行特殊功能或输入特殊字符,在注会考试中可能被用于作弊或输入不符合考试要求的字符。三、接口限制‌●计算器的机身不得带有USB、Type-C等外接接口。这些接口的禁用是为了防止考生通过连接外部设备(如存储设备)来作弊。四、其他注意事项‌●考生应自行判断计算器是否符合上述要求。中注协特别声明,未授权任何商家或特定型号计算器,因此考生需要仔细检查自己的计算器是否符合考试要求。‌●如果考生不确定自己的计算器是否符合要求,最好在考试前咨询考试机构或监考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如果监考人员认为考生的计算器不符合要求,有权禁止考生使用该计算器。五、合规计算器推荐与替代方案‌●虽然中注协未授权任何特定型号的计算器,但考生可以选择符合上述要求的普通计算器或科学计算器(不含禁用功能)。‌●作为替代方案,考生也可以使用机考系统自带的计算器。机考系统计算器支持标准型和科学型模式,可进行高次方、对数、开根号等运算,并支持历史记录查询。考生可以通过点击答题界面的“计算器”按钮来打开和使用它。综上所述,2025年注会考试可以带计算器,但考生需要确保计算器符合中注协的具体要求。如果考生对计算器的要求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自己的计算器是否符合要求,最好在考试前进行咨询和确认。 2025-07-18 11:20 283人看过 cpa报名了没去考有影响吗? 首先,如果已经报名了CPA考试但未能按时参加考试,那么这将被视为放弃本次考试机会。根据CPA考试的相关规定,考生报名后如果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考试,那么其报名费用将不予退还。这意味着,不仅失去了参加考试的机会,还浪费了报名费用。其次,由于未参加考试,因此将无法获得该次考试的成绩。CPA考试的成绩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衡量考生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的重要依据。如果未能参加考试,那么将无法获得任何成绩,也无法通过该次考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虽然CPA报名后未参加考试不会对后续的报考产生直接影响,但如果多次报名却未能参加考试,可能会对个人信誉和职业规划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可能会让招聘单位或用人单位对专业能力和考试态度产生质疑。因此,建议已经报名CPA考试的考生珍惜这次考试机会,认真备考并按时参加考试。如果确实无法参加考试,那么可以提前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说明或申请退考,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最后,需要注意的是,CPA考试的相关规定可能会根据具体年份和地区而有所变化。因此,建议在报名前仔细阅读官方发布的考试公告和报名指南,以确保自己能够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综上所述,CPA报名后未参加考试会对考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浪费报名费用、无法获得成绩以及可能对个人信誉和职业规划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考生应该认真对待每次考试机会,并提前做好充分的备考工作。​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6-06 14:29 403人看过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