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定额是核定征收的意思吗?定期定额征收适用于哪些类型的纳税人

定期定额征收不是核定征收,这是两种不同的税收征收方式,虽然它们都服务于税收简化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和适用对象上有所不同。
定期定额征收:
简称“定期定额”,亦称为“双定征收”。它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区域、行业特点等因素,预先核定固定税额,纳税人按固定周期(如月/季度)缴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其特点是税额固定、稳定性高,适用于经营模式简单、收入波动小的个体工商户。例如,对达不到建账标准的个体户可采用此方式。
适用对象: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不具备建账能力或账簿不健全的个体工商户,以及部分小规模企业和特定纳税人(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这种征收方式是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经营情况,预先核定一定时期的税款征收率或征收额,纳税人按固定周期缴纳税款。此外,对于经营地点偏远、缴纳税款数额较小,或者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有困难的定期定额户,税务机关还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简并征期,以进一步降低税收成本和提高征收效率。
政策依据:根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及相关税收法规,税务机关有权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实行定期定额征收。
核定征收:
是一种特殊的税收征管方式,指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估算”出应纳税额,而不是完全依据企业的账簿记录来计算税款。它适用于账目不健全的企业、特定行业或享受政策优惠的小微企业等。核定征收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适用对象:小规模纳税人、初创企业、特定行业(如餐饮、零售、服务等行业)从业者等,这些企业或行业往往因为经营特点或财务管理能力有限,难以按实际利润计算税款。
政策依据: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税务机关有权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
区别与联系:
区别:定期定额征收侧重于“固定包税”,税额在核定期限内一般不作变动;而核定征收则强调“动态调整”,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税额的估算和调整。此外,定期定额征收主要适用于个体工商户,而核定征收则适用于更广泛的企业类型。
联系:两者都是税收简化的一种方式,旨在降低税收征管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它们都需要税务机关进行核定和监管,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