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内容
注会综合考试主要涉及到之前专业阶段所学的六门科目的综合应用。这六门科目包括:
1.会计:深入考察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等高级概念在复杂财务情境中的应用。
2.审计:涵盖审计准则、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等多方面,要求考生掌握内外部审计流程和方法,能识别评估审计风险。
3.税法: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多种税种的计算和申报,以及税收政策法规的最新变化,需要考生合理进行税务筹划。
4.财务成本管理:包括财务分析、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等,要求考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运用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决策。
5.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涉及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以及风险管理等内容,考生要能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和评价战略方案。
6.经济法:主要有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等法律制度,要求考生熟悉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问题。
综合阶段考试只考一门科目,即《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两卷合计得分达到60分及以上即通过考试。试卷一和试卷二满分各为50分,总分为100分。
二、考试形式
注会综合考试通常采用闭卷、机考的形式进行。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计算机上完成所有题目的作答。
三、通过率
注会综合阶段的通过率一般在70%至75%之间,相较于专业阶段的20%至25%的通过率,综合阶段的通过率明显偏高。然而,考生也不可因此轻视综合考试,仍需认真对待综合考试的备考,确保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综上所述,注会综合考试是对考生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的全面考察。考生需要扎实掌握各科目的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并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