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初级会计多少分就能拿到证?如果一科没考过另一科的成绩会保留吗 根据《关于33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合格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各相关发布信息,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科满分均为100分,合格标准均为60分。因此,要想拿到初级会计证书,需要在这两个科目中均取得60分及以上的成绩。如果考生的初级会计考试一科没考过,那么另一科的成绩是不会保留的‌。考生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有科目,才能获得合格证书。这一政策对于考生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考生在备考时做好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具体来说,初级会计考试的合格标准为每科60分,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如果考生在某一科目未能达到这一分数,那么该科目的成绩将不被保留,考生需在下一年再次报考该科目。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注重全面复习,确保在两个科目中都能取得合格的成绩。此外,初级会计考试的成绩有效期为一年,这也意味着考生必须在一年内通过所有科目,否则未达标的科目成绩将作废。所以,建议大家在备考时务必认真对待每一个科目,做好充分的复习和准备,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27 14:37 856人看过 初级会计零基础好考吗?零基础考生该如何具体制定备考计划呢 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不可攻克,只要掌握正确的备考方法、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并持续努力,零基础考生也能顺利通过考试。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初级会计考试通过率大约在20%~25%左右,虽然数据看上去不高,但考试通过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考试本身并不会卡通过率。因此,考生只需专注于自己的备考过程,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即可。以下是对初级会计零基础考试难度的详细分析:一、考试难度分析‌整体难度适中‌: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财会行业的入门级证书,考试内容涵盖了会计基础概念和账务处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根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的考试大纲,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广泛但深度有限,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理解和应用能力。‌具体科目难度‌:《初级会计实务》:偏重会计基础概念和账务处理,需要理解会计分录、财务报表等,计算题较多,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经济法基础》:涉及税法、劳动合同法、支付结算等法律知识,记忆内容较多,但理解后容易得分,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二、零基础考生的挑战‌会计概念陌生‌:零基础考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会计,对借贷记账法、会计科目等专业术语需要从头学起,这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缺乏系统性备考‌:自学容易抓不住重点,导致效率低下。没有系统的学习计划和指导,考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考试要点。‌容易半途而废‌:如果没有合理规划,可能会因内容繁杂而放弃。初级会计考试虽然难度适中,但备考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三、备考建议‌制定备考计划‌: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备考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夯实基础‌:从会计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学习各个知识点,确保对每个考点都有清晰的理解。‌忠于教材‌:选择权威的教材进行备考,如经济科学出版社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官方教材,确保学习内容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整理错题‌:在做题过程中及时整理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加强薄弱环节的学习。‌保持良好状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焦虑情绪影响备考效果。 2025-08-07 10:43 381人看过 初级会计考试时间几点到几点?初级会计考试准考证怎么打印 初级会计考试的具体时间安排,即几点到几点,通常会在每年的官方考试公告中明确,并且会详细标注在考生的准考证上。一般上午场考试时间为8:30-11:30,下午场考试时间为14:30-17:30。以2025年初级会计考试为例,初级会计考试于2025年5月17日至20日举行,共8个批次。《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请注意,考生具体参加哪个批次的考试、考试地点等,要等准考证打印入口开通后才会知道。准考证上会显示考生具体的考试时间、考场位置等信息。在准考证打印通道开启后,各位考生应及时打印准考证,并仔细核对上面的考试时间、地点等信息,确保无误。初级会计考试准考证打印流程:‌1.登录官方网站‌:考生需登录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http://kzp.mof.gov.cn/index.jsp)或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https://ausm.mof.gov.cn/index/),这是获取准考证打印入口的主要途径。‌2.进入准考证打印页面‌:在官方网站首页,通常会有“准考证打印”或类似的入口。考生需点击进入该页面。‌3.选择考试级别和省份‌:在准考证打印页面,考生需选择考试级别(初级会计职称)和报考省份。‌4.输入个人信息‌:考生需输入报名时注册的身份证号、姓名等个人信息,以验证身份并获取准考证信息。5‌.核对并打印准考证‌:确认个人信息无误后,考生可查看并打印准考证。建议考生打印多份准考证以备不时之需,并妥善保管电子版准考证。请注意,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印准考证。准考证需使用A4纸打印,不分正反面,黑白或彩色均可。考生在打印准考证前,需仔细核对个人信息、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信息是否准确无误。如有错误,需及时联系考试管理机构进行更正。打印好的准考证需妥善保管,避免遗失或损坏。同时,建议考生将电子版准考证保存在电脑或云端存储中,以备不时之需。 2025-08-19 10:25 251人看过 安徽省初级会计证书怎么领取?证书领取需要哪些材料 安徽省初级会计证书的领取流程主要包括资格条件申报、线上免费发证或线下自取发证两个步骤。‌资格条件申报‌:登录安徽省财政厅门户网站会计管理页面,点击“证书申领”,按照要求进行资格申报。市会计考办对申请人的上报材料进行网上审核确认。‌线上免费发证或线下自取发证‌:资格审核合格人员可选择线上邮寄或线下自取方式领取证书。线上邮寄:登录皖事通APP,通过消息栏点击证书发放信息,进入证书发放系统,填写邮递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EMS可免费邮递送达。也可通过长三角政务地图搜索“安徽省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发放”,选择对应考点所在地市,点击掌上办申请证书发放。线下自取:未线上邮递发证的资格审核合格人员,需到各市会计考办指定的地址领取资格证书。所需材料本人身份证原件(如委托他人代领,还需提供代领人身份证原件及《代领证书委托书》)。部分地区可能还要求提供其他相关材料,如成绩单、学历证明等,具体以当地通知为准。领取地点安徽省各市会计考试管理机构负责指定现场领取地址。具体领取地点及时间可能因地区而异,考生需密切关注当地财政部门的通知或公告。例如,合肥市考生可于指定时间到合肥市会考办(合肥市蜀山区潜山南路1号合肥市财政局801室)领取资格证书。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各地初级会计证书领取具体要求和流程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考生密切关注当地财政部门或考试机构的通知和要求,以确保顺利领取初级会计证书。 2025-07-17 10:28 281人看过 初级会计自称是内部人员包过是真的吗?初级会计考试应该如何有效备考 初级会计考试没有所谓的“内部人员包过”的说法‌,这是一种不负责任且可能涉及欺诈的宣传。对于“初级会计自称是内部人员包过”的说法,应保持警惕,不要轻信,以免遭受损失。首先,初级会计考试是由国家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部门组织的全国性考试,其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考试过程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其次,任何声称可以通过内部渠道或特殊手段保证考试通过的说法都是不可信的。这些说法往往是为了骗取考生的钱财或个人信息,而实际上并不能提供任何有效的帮助。最后,建议考生们要认真备考,掌握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好成绩。备考初级会计考试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过程,需要考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并掌握有效的复习策略。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备考建议:1、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根据考试大纲,确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为自己设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制定时间表‌: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能够覆盖所有科目和知识点。同时,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做题。‌分阶段复习‌:将学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复习目标和任务,逐步推进。2、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官方教材‌: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编写的教材是备考的核心依据,应仔细研读。‌辅导书籍‌:可以选择之了课堂《奇兵制胜》系列等权威辅导书籍,这些书籍内容精炼,适合分阶段复习。‌在线课程‌:利用网络资源,参加在线课程或观看教学视频,能够更灵活地掌握知识点。‌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是备考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通过做真题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3、掌握有效的复习策略‌交叉复习‌:将《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进行交叉复习,以增强记忆的深度和广度。‌学练结合‌:学完一章内容后,要及时做题巩固,确保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归纳总结‌:及时归纳总结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帮助记忆和理解。‌错题本‌:建立错题本,记录做错的题目,并定期进行回顾和总结,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4、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好成绩。‌适当放松‌: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后,要适当安排休息和放松,避免疲劳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5-08-22 10:33 240人看过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