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考什么?税务师考试包含哪些科目?
一、税务师考试科目概览
税务师考试共设五门科目:
《税法(一)》
《税法(二)》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财务与会计》
《涉税服务实务》
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方可取得证书(免试人员为连续4年)。
二、各科目考试内容与特点
1.《税法(一)》
内容:以流转税为主,涵盖增值税、消费税、土地增值税等。
特点:基础性强,计算题占比高(约60%),需熟练掌握公式和税率。
难度:★★☆☆☆(入门级,适合先学)。
2.《税法(二)》
内容:侧重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及小税种(房产税、契税等)。
特点:与《税法(一)》关联度高,需对比记忆税收优惠差异。
难度:★★★☆☆(需结合实务案例理解)。
3.《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内容:包括行政法、民商法、刑法及诉讼法,其中民商法占比超50%。
特点:法条繁多,需结合案例理解,记忆量较大。
难度:★★★☆☆(文科思维考生更占优势)。
4.《财务与会计》
内容:财务部分(30%)+会计部分(70%),涵盖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等高难点。
特点:计算与分录并重,需扎实的会计基础。
难度:★★★★☆(中级会计职称考生可衔接)。
5.《涉税服务实务》
内容:综合应用型科目,涉及纳税申报、税务代理等实操内容。
特点:需结合《税一》《税二》知识,主观题(简答、案例分析)占65%。
难度:★★★★★(建议最后备考)。
三、备考策略与学习顺序
1.科目搭配建议
一年两科:
方案1:《税法(一)》+《税法(二)》(关联性强,计算为主)。
方案2:《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文理结合,平衡难度)。
一年三科:
《税一》+《税二》+《实务》(“三税”联动,效率最高)。
2.学习顺序
推荐按以下逻辑推进:
《税法(一)》→《税法(二)》→《财务与会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涉税服务实务》
理由:先打牢税法基础,再攻克会计与法律,最后整合实务应用。
3.备考工具与时间分配
教材:中国税务出版社官方教材+《历年真题汇编》。
网课:推荐选择重点章节精讲(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
时间:单科建议150-200小时,《实务》需额外增加50小时。
税务师考试科目各有侧重,需根据自身基础合理规划。核心原则:
先易后难:从《税一》《税二》入门,逐步提升。
关联学习:注重科目间知识衔接(如“三税”联动)。
真题为王:近5年真题至少做3遍,熟悉命题逻辑。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