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备用金的会计分录怎么写?若备用金超过限额会计分录有什么变化
一、提取备用金的会计分录通常涉及从银行账户提取现金作为备用金使用,以下是常见的会计处理方式:
1. 基本会计分录
借:库存现金(增加现金资产)
贷:银行存款(减少银行存款资产)
示例:某企业从银行账户提取备用金5,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现金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2. 实务注意事项
凭证依据:需附银行提现回单或支票存根作为原始凭证。
限额管理:备用金通常需符合企业内部控制规定的限额标准。
后续处理:备用金实际支出时,需根据用途计入相应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办公费”等)。
3. 政策依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增减需如实反映,确保账实相符。
二、当备用金超过企业规定的限额时,会计分录的处理需结合超限原因和后续操作进行区分。以下是常见的会计处理方式及政策依据:
1. 超限额提取备用金的会计分录
若因临时需求超限额提取现金,仍需通过“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核算,但需在凭证备注中说明超限原因,并履行内部审批程序。
分录示例:
借:库存现金 X(超限金额)
贷:银行存款 X
实务要点:内控要求上需附管理层特批文件或说明文件。后续处理上,超限部分需尽快使用或归还,避免长期挂账。
2. 超限额未及时归还的调整处理
若备用金长期超限未归还,需根据企业制度进行账务调整:
(1)转为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
借:其他应收款—员工姓名 X
贷:库存现金 X
(2)直接冲减费用(如企业允许)
借:管理费用—备用金超支 X
贷:库存现金 X
政策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超限未归还的备用金可能需重新分类为“其他应收款”。若认定为违规支出,需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进行差错更正。
3. 审计与税务风险提示
审计关注:超限额备用金可能被认定为内部控制缺陷或资金占用,需在审计报告中披露。
税务风险:超限部分若无法提供合理用途证明,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股东分红或薪资所得,需补缴个人所得税。
4. 特殊情形处理
若超限额备用金涉及关联方往来(如子公司借款),需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并遵循关联交易披露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