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共计6门科目,综合阶段共计1门科目。根据相关规定,专业阶段科目单科成绩有效期为5年,也就是说考生至少需要在5年内通过6门科目。如果第6年还有科目没有通过,则第1年通过的科目成绩作废,考生需要重新报考。而综合阶段考试年限不限制,但考生需要在一年内通过该阶段的两个科目(注:根据最新考试时间安排,综合阶段考试一般在一天内完成,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场次,但仍视为一年内通过)。
通常,一般考生在2-3年时间内考完专业阶段全部科目,再来一年通过综合阶段考试。因此,大多数考生可以在3-4年内完成全部CPA考试。
在搭配CPA考试科目时,建议考生遵循以下原则:
1.优先报考会计科目:会计是CPA考试的核心与基础科目,与其他5科都有联系。优先报考会计可以为后续科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2.难易科目结合:会计、财管、审计属于“难”科目;税法、战略、经济法属于相对“易”科目。建议将难易科目搭配报考,以平衡备考压力。
3.高关联性学科搭配:例如,会计与税法、审计关联紧密,可以一起学习;财管与战略也有密切联系,可以搭配报考。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科目搭配方案:
一次报考2科:
●会计+税法/经济法/审计(基础较好的考生可以选择会计+审计)
●财管+战略
一次报考3科:
●会计+税法+经济法(适合基础不是很好又想一年多通过几科的考生)
●会计+审计+税法(适合有一定会计基础的考生)
●财管+战略+经济法/税法
一次报考4科:
●会计+税法+财管+战略(属于十分常见的黄金搭配组合)
●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
总之,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备考时间、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情况,合理选择报考科目和搭配方案。同时,建议考生关注每年的考试时间安排,确保备考节奏与考试节点匹配。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