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注会成绩复核结果什么时候出?成绩复核是单科还是全部 注会成绩复核结果公布时间:根据《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复核办法》,注会考试成绩复核结果一般在成绩复核申请结束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公布。以2024年为例,成绩复核申请时间为11月29日至12月12日,复核结果于2025年1月23日公布。因此,考生可以在提交复核申请后的一个月左右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方网站或考试服务平台,以查询复核结果。注会成绩复核是单科还是全部:注会成绩复核是单科进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需要复核的科目,每位考生仅有一次申请复核的机会,因此考生应慎重考虑是否申请复核。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与合格线差距不大,如59分等接近合格分数的科目,才建议申请复核。综上所述,注会成绩复核结果一般在成绩复核申请结束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公布,且注会成绩复核是单科进行。​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20 17:43 776人看过 cpa报名需要工作经验吗? ​CPA报名不需要工作经验‌。根据官方规定,报考注册会计师(CPA)的核心审核条件主要聚焦于学历或职称,而非工作年限。以下是关于CPA报名条件的详细解释: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或年满16周岁且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无精神疾病、犯罪记录等影响民事行为的情形。2、‌学历或职称满足其一‌:●具有教育部认可的高等专科及以上学历,含全日制、自考、成考、网络教育等。持国(境)外学历的考生,其学历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或者具有会计、审计、经济、统计等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如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中级审计师等。‌3、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考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无严重失信记录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4、无其他禁止情形‌:●因违规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未满5年者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禁考处理期限未满者不得报名。综上所述,CPA报名不需要工作经验,但需要满足上述的学历、职称、民事行为能力等相关条件。这些条件确保了考生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因此,在准备报考CPA时,请务必仔细核对自己是否符合报名条件。 2025-08-07 10:02 678人看过 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计划是备考成功的关键。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制定指南,包括明确目标与时间规划、科目搭配、时间分配、学习技巧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建议。一、明确目标与时间规划1、‌设定总体目标‌:●根据自身基础与备考时长,明确是在一年、两年还是更长时间内通过全部科目。●分解阶段性目标,如计划每月完成1-2门科目的基础学习,每周掌握特定章节的知识点。2、‌制定每日任务‌:●将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拆解为每日学习任务,精确到学习时长、知识点数量及对应练习题量。‌3、确定学习时段‌:●结合个人精力分布与日常安排,选定适合的学习时段。●在职考生可选在晚上和周末学习,在校生则可充分利用课余碎片时间。二、科目搭配与时间分配‌1、科目组合‌:●根据科目关联性与难度梯度,科学组合提升效率。●例如,《会计》与《审计》作为基础和核心学科,难度较高,需要重点攻克;而《经济法》与《税法》相对易学,可适度减少时间。‌2、时间分配‌:​以单科备考为例,时间占比建议如下:●基础阶段(50%):通读教材+网课精讲,建立知识框架。●强化阶段(30%):重难点突破+章节习题,标记易错点。●临考阶段(5%):梳理高频考点+调整心态,避免“临时抱佛脚”。三、学习技巧与策略1、‌基础学习阶段‌:●跟随基础视频课,全面通读教材与大纲,建立知识框架。●做好课堂笔记,配合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2、强化提高阶段‌:●对比新旧教材,把握变化内容。●听强化班课程,重点攻克重难点。●大量刷题,整理错题集,定期回顾。‌3、冲刺模拟阶段‌:●进行全真模拟考试,适应考试节奏。●查漏补缺,重温错题与薄弱知识点。●背诵高频考点,强化记忆。‌4、依学习效果调整‌:●若某阶段学习效果不佳,如知识点掌握不牢、练习题错误率高等,需反思原因并调整学习方法。●如增加相应知识点学习时长、更换学习资料或方式。四、心理调适与备考状态维持‌1、保持积极心态‌:●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学会调整心态,坚持到底。●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来缓解压力。2、‌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3、积极应对压力‌:●备考过程漫长而艰辛,考生应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备考经验等方式来减轻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五、注意事项与备考建议‌1、避免盲目跟风‌:●避免盲目追求“一年过六科”,超负荷学习易导致倦怠。●合理规划备考科目,预留1-2科容错空间。‌2、灵活调整学习计划‌:●生活中难免遇突发状况,如生病、工作变动等,需灵活调整学习计划。●允许“动态修正”学习计划,而非“彻底推翻”。‌3、利用碎片时间‌:●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如上下班途中、午休时间等,进行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4、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是检验备考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自己的备考进度和时间安排,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调整备考策略。综上所述,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计划需要明确目标与时间规划、合理搭配科目、合理分配时间、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希望以上内容能对考生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备考顺利,成功拿下CPA证书! 2025-09-06 10:24 252人看过 CPA准考证需要一门一张吗?CPA考试准考证打印有什么时间限制吗? ‌CPA(注册会计师)准考证不需要一门一张‌。根据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规定,考生只需打印一张准考证即可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这张准考证是在报名成功后,通过指定的打印入口(如https://cpaexam.cicpa.org.cn)下载并打印的。准考证上通常会包含考生的个人信息、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重要信息,是考生进入考场的有效凭证。虽然只需要打印一张准考证,但为了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建议考生打印准考证时多打印几份备用,以防丢失或损坏。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准考证的打印时间和打印要求,确保在考试前按时打印并妥善保管准考证。此外,考生还需要注意,在考试前需要仔细核对准考证上的信息,确保个人信息、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信息的准确性。如果发现任何错误或疑问,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更正或咨询。‌CPA考试准考证打印有时间限制‌。根据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准考证的打印时间为‌8月5日至20日‌,每天的打印时间为‌8:00至20:00‌。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网上报名系统(https://cpaexam.cicpa.org.cn),完成准考证的下载与打印。准考证是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必备材料,考生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打印,并妥善保管。打印通道在8月20日的20:00关闭,逾期将无法再进行打印。建议考生尽早安排时间打印准考证,避免在最后时刻因网络拥堵或其他原因未能顺利打印。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核对准考证上的个人信息、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综上所述,CPA准考证不需要一门一张,一张准考证即可覆盖所有科目的考试。CPA考试准考证打印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考生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进行打印,以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16 10:50 828人看过 cpa考试先后顺序怎么安排?考试通过率是多少 CPA考试科目顺序安排: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税法》。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和《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在安排考试科目顺序时,建议首选《会计》。因为《会计》是贯穿整个CPA考试的“百科全书”,学好《会计》可以为其他几个科目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够牢固并且学习时间较少,可以只报考两科,搭配《经济法》或《税法》这样相对简单的科目。如果学习时间较充裕,基础较好,可以选择同时报考《审计》,因为《审计》和《会计》的关联度非常大。此外,《财务成本管理》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关联度也很大,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可以将这两科一起搭配。如果想报考三科,时间或基础不够好的话,建议将《会计》搭配《经济法》和《税法》。总之,建议优先选择相关联的科目进行搭配报考,这样可以提高备考效率,减轻备考压力。CPA考试通过率:CPA考试难度较高,专业阶段单科平均通过率一般在20%至25%之间,综合阶段通过率相对较高,约为70%左右。以下是各科目通过率的具体情况:《会计》科目难度较大,通过率较低,一般在15%至20%之间,2023年会计科目合格率仅为12.58%。《审计》科目近年来难度有所上升,通过率一般在20%至25%之间。《财务成本管理》包含大量计算和分析,难度较高,通过率一般在18%至22%之间。《经济法》通过率通常较高,在25%至30%之间。《税法》难度适中,通过率一般在20%至25%之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通过率一般在23%至28%之间。综上所述,CPA考试是一个难度较高的职业资格考试,需要考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考。在安排考试科目顺序时,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和科目关联度进行选择。同时,考生也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应对考试挑战。​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2025-05-13 10:43 903人看过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