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问答 / 详情
相似专业问答 更多
中级会计机考时遇到问题怎么办?考试结束后还有补时机会吗 ​一、中级会计机考时遇到问题怎么办?在中级会计机考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考生应及时举手示意监考人员,由监考人员协调解决。根据考生须知,考生不得自行处置机器设备、网络或电力等异常情况,严禁自行关闭或重启考试机。如果因机器设备故障等客观原因导致答题时间出现损失,考生可以当场向监考人员提出补时要求,监考人员会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但请注意,考试结束后,将不再受理考生未当场提出的补时要求。此外,为了避免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建议考生在考前仔细阅读考生须知,了解考试规则和注意事项。同时,也可以关注所在地区财政部门或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官方信息,以获取最新的技术支持联系方式和考试相关通知。二、中级会计考试结束后还有补时机会吗?中级会计考试一年只有一次报考机会,并且一般没有补考机会。中级会计考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考生若错过这一年的考试,只能等待下一年再次报考。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1.‌接受并调整心态‌:不要过分自责或沮丧,而是将这次经历视为一个学习的机会,为未来的考试做好准备。2.提前关注本地财政厅或相关考试管理机构的通知。3.‌准备报名资料‌:在等待下一年的考试期间,你可以开始准备报名所需的资料。确保你的个人信息、学历证明、工作经验证明等文件都是齐全和有效的。4..‌制定备考计划‌:利用等待的时间来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确定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和重点。可以考虑报班或参加线上课程,以提高学习效率。5.‌保持学习状态‌:继续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线上研讨会或与其他考生交流,以保持对会计知识的熟悉和更新。6.‌关注考试动态‌:随时关注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考试动态和通知。了解考试政策、考试内容或考试形式的任何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2025-08-01 11:16 272人看过 中级会计成绩复核一般流程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复核流程(一)‌申请查分‌1.‌受理时间‌:一般是在成绩公布后的一个月左右,但具体时间范围需根据当地财政局或考试部门的公告来确定。2.‌受理部门‌:需前往当地的人事考试部门或财政局进行申请登记,或发送相关邮件申请,以复查试卷。3.‌携带资料‌:考生需提供本人准考证、身份证等相关证明,部分地区可能还要求提供考试成绩单等其他材料。(二)‌资料上报‌各局级单位会统一汇总查分申请,并向考试中心提出查分申请,同时附上详细要求查分的考生名单,包括考号、姓名、语种、级别以及查分理由。(三)‌试卷复查‌考试中心将安排专门人员对相关试卷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通知各单位职改办。(四)‌结果通知‌复查结果通常会在受理日期之后一个月左右通知到考生本人,具体时间需咨询当地财政或人事部门。二、注意事项1.‌了解受理时间‌:各地财政局或考试部门的受理时间可能有所不同,考生应及时查询相关信息,避免错过申请时限。2.‌准备齐全材料‌:申请复核时,考生需确保携带所有必要的文件,如准考证、身份证等,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申请无效。3.‌明确复核理由‌:在申请复核时,考生应清楚说明复核的理由,以便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处理。4.‌保持耐心‌:成绩复核需要一定的时间,考生应耐心等待结果,避免频繁催促以免影响复核工作的正常进行。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中级会计成绩复核还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咨询当地的人事考试部门或财政局。 2025-08-12 10:19 217人看过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各题型答题时间如何分配? 根据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安排以及各题型的特点,以下是对《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各题型答题时间分配的详细建议:(一)‌单项选择题‌:‌建议用时‌:15-20分钟‌特点‌:单项选择题是基础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答题技巧‌:快速审题,准确判断,确保不因时间不足而影响整体进度。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标记,后续再回看。(二)‌多项选择题‌:‌建议用时‌:15-20分钟‌特点‌:多项选择题涉及多个选项,需要考生仔细甄别,避免错选或漏选。‌答题技巧‌: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注意选项之间的关联性和排他性,运用排除法等方法提高答题准确率。(三)‌判断题‌:‌建议用时‌:10分钟‌特点‌:判断题答案通常较为直接,但要求考生准确理解题意。‌答题技巧‌:认真审题,特别注意题目中的绝对词汇和相对词汇,如“总是”、“一定”等,这些通常是判断题的关键点。(四)‌计算分析题‌:‌建议用时‌:30-45分钟‌特点‌:计算分析题要求考生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确保每一步都有据可依。‌答题技巧‌:先理清题目要求,再按照步骤进行计算,确保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注意保留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数据,以便后续检查。(五)‌综合题‌:‌建议用时‌:50-60分钟‌特点‌:综合题通常综合性强,涉及多个知识点和章节的串联。‌答题技巧‌:全面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再逐一解答。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每个点都回答到位。对于不确定的部分,可以先跳过,待后续再回看并补充。综上所述,合理的答题时间分配对于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至关重要。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各题型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确保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取得最佳成绩。同时,也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做模拟题和真题,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2025-07-22 10:33 311人看过 中级会计报名费可以退吗?中级会计报名费的收费标准是全国统一的吗? ​一、中级会计报名费可以退吗?中级会计报名费通常情况下不予退还。但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部分地区是允许退费的。具体如下:一般情况:考生因个人原因,如时间冲突、报错科目等,导致无法参加考试,报名费是不能退还的。缴费成功后,报名信息无法更改,也不能办理退考。特殊情况:因报名系统故障导致重复缴费等特殊原因,部分地区允许考生申请退费。以内蒙古为例,考生必须在报名期间向自治区财政厅会计处电话提出申请,电话为0471-4192479。申请通过后,需在报名截止日前,将包含个人信息及身份证、银行卡复印件的邮件发送至指定邮箱nmgkjxh202207@163.com,退费完成后会收到邮件通知。建议考生在报名缴费前仔细核对个人信息,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支付,如有疑问可提前咨询当地财政部门。二、中级会计报名费的收费标准是全国统一的吗?中级会计报名费的收费标准不是全国统一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收费标准,一般每科报名费用在40-80元之间。例如北京每科报名费为56元,三科共计168元;上海报名费每人10元,考务费每科40元,三科总计130元;湖南每科报名考务费为60元,三科合计180元。根据历年考试政策,大多数省份的财政厅或考试机构均提供“考试费发票”作为缴费凭证,支持考生后续报销或存档。通常情况下,发票开具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线上报名时直接勾选开票,填写发票抬头、税号和接收邮箱等信息,缴费成功后按提示下载电子发票。二是若报名时未及时申请,可在考试结束后,根据当地要求登录指定网站申请补开,部分地区需考生电话联系考试办登记信息后邮寄纸质发票。不同地区的具体开票流程和要求有所差异。例如,安徽考生缴费成功后,可登录“安徽省财政电子票据公共服务平台”,输入20位缴款识别码自行下载财政电子票据2。山西考生则需在考试结束后,通过山西财政电子票据查验平台,凭交款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自行下载财政电子票据。 2025-07-01 09:46 471人看过 2025年度中级会计实务的复习重点内容有哪些? ​《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的核心科目,其复习重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重要章节,分值较高,需深入理解并掌握。重点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成本法、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和处置等。考生需要熟悉不同计量方法的应用场景,以及转换和处置时的会计处理。二、收入确认和计量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是另一个关键知识点,涉及五步法模型、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如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等。考生需要理解收入确认的原则,掌握不同交易类型下的收入确认方法,以及如何处理特定交易中的收入问题。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减值处理等都是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了解不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标准,掌握其计量方法和减值处理原则。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减值,需要熟悉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四、所得税所得税的复习重点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所得税费用的计算等。考生需要理解所得税会计的基本原理,掌握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方法,以及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流程。五、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难点之一,重点包括合并范围的确定、合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等。考生需要熟悉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掌握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以及合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的编制方法。六、其他重要知识点除了上述重点章节外,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知识点也需要考生关注,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折旧、摊销)、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及计算等。这些知识点在考试中也可能占据一定分值,因此考生也需要认真复习。七、新增和调整内容根据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考生还需要特别注意新增和调整的内容。例如,总论部分增加了“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要求,考生需要了解这一新增内容的具体要求和含义。同时,对于其他章节中的调整内容,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章节的细微调整,考生也需要认真阅读考试大纲和教材,确保掌握最新知识。综上所述,《中级会计实务》的复习重点涵盖了多个方面,考生需要全面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点。在复习过程中,建议考生结合考试大纲和教材,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注重理解和应用,多做练习题以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要注意关注考试大纲中的新增和调整内容,确保掌握最新知识。 2025-07-07 10:07 560人看过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