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薪酬包含哪些类型?会计核算要点与税务处理规则是什么
长期薪酬是指企业向员工提供的长期激励和回报的一种形式,旨在激励员工长期留在企业并为其做出贡献。那么,大家是否清楚,长期薪酬包含哪些类型?会计核算要点与税务处理规则是什么?接下来,之了君给大家具体解答一下。

一、长期薪酬包含哪些类型?
长期薪酬是企业为激励员工长期服务、实现战略目标而提供的,支付间隔超过12个月或一个营业周期的薪酬形式,具体包括以下四类:
(一)离职后福利
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福利,分为两类:
1.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向独立机构(如年金基金)缴存固定费用,不承担未来福利支付风险,常见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2.设定受益计划: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后按固定标准支付养老金,需承担精算风险与投资风险,如部分大型国企的终身养老金计划。
(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指除离职后福利、股权激励外,支付周期超过12个月的福利,包括:
1.长期带薪缺勤:如员工累计10年工龄可享受的6个月带薪休假;
2.长期残疾福利:员工因工致残后,企业按月支付的长期生活补助;
3.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如以3年为周期,根据企业净利润向核心员工发放的奖金。
(三)股权激励
指企业授予员工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特定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的权利,等待期通常超过12个月,常见形式包括:
1.限制性股票:员工需满足服务期限或业绩条件才能解锁股票;
2.股票期权:员工在行权期内可按行权价购买股票;
3.股票增值权:员工按股票市价与行权价的差额获取现金补偿。
(四)长期奖金计划
仅包含“支付间隔超过12个月”的奖金,如企业为鼓励团队完成5年战略目标而设立的专项奖金。
二、长期薪酬会计核算要点?
长期薪酬核算需遵循“权责发生制”,按支付周期分期确认负债与费用,核心科目为“应付职工薪酬”,具体分类核算如下:
(一)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
以企业年金为例,假设企业每年为员工缴存年金,支付间隔超过12个月:
1.年度计提时(按员工岗位分配费用):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行政部门)
销售费用——职工薪酬(销售部门)
生产成本——职工薪酬(生产部门)
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
2.实际向年金基金缴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
贷:银行存款
(二)股权激励(限制性股票)
假设企业授予员工100万股限制性股票,等待期3年,每股公允价值10元,每年确认1/3费用:
1.等待期内每年确认费用:
借:管理费用——股份支付(100万×10元÷3)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员工满足条件解锁时(假设员工以5元/股认购):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累计确认金额)
银行存款(100万×5元)
贷:股本(100万×1元,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三)其他长期职工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
假设企业设立3年周期利润分享计划,预计3年后支付奖金300万元,每年确认100万元费用:
1.每年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职工薪酬(核心管理团队)
贷:应付职工薪酬——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2.3年后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累计3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三、长期薪酬的税务处理规则
长期薪酬税务处理需关注“税会差异”,区分“税前扣除时点”与“个税代扣代缴规则”,具体如下:
(一)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
1.企业所得税扣除:
企业缴纳的年金,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的部分可税前扣除,超过部分需纳税调增;
2.个人所得税处理:
员工个人缴纳的年金,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4%的部分,可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超过部分需并入综合所得缴纳个税。
(二)股权激励
1.企业所得税处理:
等待期:会计上确认的费用不得税前扣除,需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纳税调增;
行权期:员工实际行权时,按“股票公允价格-员工行权价格”的差额,作为“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需纳税调减;
2.个人所得税处理:
行权时按“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个税,可选择“单独计税”(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或并入当年综合所得,通常选择单独计税降低税负。
(三)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长期残疾福利:
实际支付时按“工资薪金支出”全额税前扣除,计提时未支付的部分不得扣除,需纳税调增;
2.长期利润分享计划:
实际支付年度可税前扣除,计提年度需纳税调增,个税按“工资薪金所得”代扣代缴(支付时申报)。
(四)长期薪酬特殊税务风险
1.股权激励个税申报:需在员工行权次月15日内完成代扣代缴,逾期可能面临罚款;
2.设定受益计划:精算损失不得税前扣除,需在汇算清缴时单独调增;
3.费用扣除凭证:需留存股权激励协议、年金缴存证明、利润分享计划文件等,确保扣除凭证合规。
长期薪酬包含的类型以及会计核算要点与税务处理规则,建议大家可以参考上面之了君的内容分享。实际会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更加复杂一些,大家要是把握不准该如何去正确处理的话,建议大家可以到之了课堂来咨询。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