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递延收益如何做账务处理?关键分录与步骤解析

来源:之了课堂
2025-11-07 17:55:25

​在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确认的“递延收益”属于未实现的融资收益,需在租赁期内分期确认为收入。那么,到底融资租赁递延收益如何做账务处理?接下来,之了君就给大家详细分享一下关键分录与步骤,给大家一些参考。

融资租赁递延收益如何做账务处理?关键分录与步骤解析

融资租赁递延收益如何做账务处理?关键分录与步骤解析

融资租赁的递延收益账务处理主要涉及出租人和承租人两方面的会计操作:

(一)出租人账务处理

1.租赁开始日:确认应收款与递延收益

核心逻辑:按租赁收款额现值+未担保余值现值确认应收融资租赁款,差额计入未实现融资收益;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关键分录: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未来应收租金总额)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若有)

贷:融资租赁资产(资产账面价值)

贷:未实现融资收益(差额,即递延收益)

贷:资产处置损益(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差记借方)

2.初始直接费用处理

准则要求: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如谈判费、律师费、佣金),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初始金额,冲减未实现融资收益。

关键分录:

借: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初始直接费用)

贷:未实现融资收益(对应冲减金额)

3.租金收取与递延收益摊销

收取租金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融资租赁款——租赁收款额

分期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递延收益转收入):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当期摊销额)

贷:租赁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

(二)承租人账务处理

1.租赁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与租赁负债

核心逻辑:不区分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特殊情况除外),按租赁付款额现值确认租赁负债,加上初始直接费用等确认使用权资产。

关键分录:

借: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现值+初始直接费用+预付租金-租赁激励)

借: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差额)

贷: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未来应付租金总额)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初始直接费用、预付租金等)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的租赁激励款,若有)

2.租金支付与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

支付租金时:

借: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

贷:银行存款

分期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按实际利率法):

借:财务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如制造费用)

贷:租赁负债——未确认融资费用

3.特殊情况:短期租赁/低价值资产租赁

若符合短期租赁(租期≤12个月)或低价值资产租赁条件,承租人可简化处理,不确认使用权资产与租赁负债,租金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融资租赁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其中的关键分录与步骤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之了君的信息分享,应该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如果说还有什么其他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想要提升自己这方面的实操能力,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到之了课堂来咨询。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