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取得成本属于什么科目?合同取得成本包括哪些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9-28 16:27:46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实施背景下,合同取得成本作为新收入准则的核心科目之一,其核算规则直接影响企业利润表的准确性。那么,到底合同取得成本属于什么科目?合同取得成本包括哪些?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合同取得成本属于什么科目?
合同取得成本是新收入准则下设置的资产类会计科目,用于核算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且预期能够收回的部分。
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规定,该科目确认需满足增量成本属性(即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和可收回性条件,典型核算内容包括销售佣金等合同签订专项支出。
资产后续计量时需按与收入确认相同基础进行摊销,摊销期超过一年的需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同时需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二、合同取得成本包括哪些?
合同取得成本主要包括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以及为履行合同而应投入的资源等。具体而言:
1.增量成本,是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销售佣金等。这些成本与合同的取得直接相关,且随着合同的取得而发生变化。
2.为履行合同而应投入的资源成本,例如为准备履行合同而进行的场地布置、设备调试等前期投入,这些成本是为了使合同能够得以履行而必须发生的,且与合同的履行密切相关。
3.一些特定情况下的成本也可能属于合同取得成本,如为获取特定合同而进行的市场调研费用等,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如该费用是为了获取特定合同而发生的,且预期能够收回等。
以上就是关于“合同取得成本属于什么科目?合同取得成本包括哪些?”的全部内容,合同取得成本是资产类科目,仅归集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需按受益期摊销并定期减值。更多会计实操相关知识点,欢迎到之了课堂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