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是不是不用计提?印花税计提依据是什么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9-09 16:42:39

“合同一签,印花税就跑不掉。”可每到月末结账,还是有会计人们在群里炸锅:印花税到底要不要计提?自2022年7月《印花税法》正式施行后,税率、纳税期限、申报方式全部升级,但“提还是不提”依旧位列财务热搜榜前十。接下来,之了君就来和大家详细说说印花税的计提逻辑。

印花税是不是不用计提?印花税计提依据是什么

推荐阅读印花税是按照含税收入还是不含税?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怎么算

印花税是不是不用计提?印花税计提依据是什么?

一、印花税法没有“免除计提”条款

《印花税法》第十五条明确——“印花税按季或者按次计征”。按季的纳税人应当自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纳税;按次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申报。这里的关键词是“纳税义务发生”,即合同书立、账簿启用、证照领受时,企业就负有法定给付义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及《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精神,凡是“法定给付义务+金额能可靠计量”,就应确认负债。因此,从权责发生制角度看,印花税需要计提,而不是等“交钱才做账”。

二、实务层面:三种情形对比,一眼看懂该不该计提

​情形纳税义务时间是否计提常见分录
1. 购销合同当月签订、次月申报合同书立日月末计提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2. 资金账簿年初启用,电子税务局按年扣款账簿启用日年初计提同上
3. 小额零星采购,税务局按次自动扣款且金额不确定扣款日

可不计提

待扣款后做账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简言之:合同金额确定、义务已发生→先提后缴;金额无法估计、税务局后扣→可缴后做。

三、金额如何确定?四种业务口径一次给全

 购销合同:以合同列明的价款或者报酬(不含增值税)为计税依据;若合同与结算金额不一致,仍以合同价为准,差异部分不再补税。

 加工承揽:以加工费+材料费合计为基数,若分别列明,仅就加工费计税。

 资金账簿: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的0.025%贴花,以后年度只就增加部分纳税。

 产权转移书据:土地使用权出让、股权转让等,以产权转移书据列明的价款(不含税)为基数,税率0.05%。

【提示】合同中既列含税又列不含税金额的,按不含税金额计税;只列含税价的,按含税价计税。

四、计提、缴纳、汇算全流程分录

(1)月末计提

借:税金及附加 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3000

(2)次月缴款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3)发现多提200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200

       贷:税金及附加 200(红字或借贷反向)

五、风险提示:不计提可能带来的三大后遗症

1.利润失真:成本费用延后确认,毛利率虚高,上市公司可能触及“财务数据虚假记载”。

2.税务罚款:稽查发现应扣未扣,按《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最高可处0.5–3倍罚款。

3.审计调整:年报审计普遍要求“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印花税勾稽一致,临时调账会增加审计意见保留风险。

以上就是关于印花税是不是不用计提、印花税计提依据是什么的分享,可供大家阅读。如果大家对于印花税计提还有疑问,或想要针对性学习提升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来之了课堂咨询和学习,有专业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实操问答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