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08-11 11:13:3123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如果提供服务方是境内,接收方是境外,还交增值税吗 一般情况下,如果提供服务方在境内,接收方在境外 ,满足一定条件是免征增值税的,这些条件主要围绕服务实质发生地、服务对象属性等。比如境内企业向境外企业提供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咨询服务,就免征增值税。但要是境内企业给境外企业提供的服务,涉及到境内不动产等特定情况,那就可能需要缴纳增值税 。简单来说,看服务是不是实实在在在境外发生、消费的,有没有和境内一些特定应税项目紧密关联,来判断交不交增值税。 回到这道多选题,答案是BC ,解析如下: A选项:行政单位收取符合条件的政府性基金,属于非经营活动,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 B选项:境外公司为境内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部分服务在境内发生,属于在境内销售服务,应缴纳增值税。 C选项:境外公司出租位于境内的办公楼,属于在境内销售不动产,要缴纳增值税 。 D选项:境外快递公司为我国寄出境的包裹在境外提供收派服务,不属于在境内销售服务,不缴纳增值税。 专业指导-李佳老师 2025-08-11 11:44 17次浏览 这个括号四的不征税收入指的是不征的是企业所得税吧,所以可以纳税调减800。 亲爱的同学您好: ​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如即征即退税款),若满足以下条件,可作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 (1)资金拨付文件明确规定专项用途; (2)企业对该资金单独核算。 是的这个800属于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所以要调减 很高兴为您作答,祝您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大海老师 2025-08-11 11:44 15次浏览 老师,我有个视同销售的问题想问一下,在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时,有一个注意事项: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我想问下这里如果真是用于公益事业的时候是属于免税?还是不征税? 亲爱的同学您好: 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不征税​:因该行为本身被排除在增值税征税范围之外,​无需缴纳增值税 仅限于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如果是货物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很高兴为您作答,祝您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大海老师 2025-08-11 11:44 18次浏览 C,D选项分录怎么写 亲爱的同学您好: c选项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债券面值) 投资收益 (支付价款与面值的差额)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金额) d选项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金额) 贷:应付债券——面值 (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溢价部分) 很高兴为您作答,祝您考试顺利通过 专业指导-大海老师 2025-08-11 11:43 12次浏览 老师请问,第二章融资总需求部分“可动用的金融资产= 期初金融资产-期末金融资产”,为什么是期初减期末?这怎么理解?如果期初100,期末 150,那意思是融资总需求里还要加 50 了吗? 可动用金融资产指的是可以出售的金融资产,也就是会导致金融资产减少,因此可动用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少额=基期金融资产-预计金融资产。 同学举的例子金融资产增多了,也就是没有动用金融资产。 专业指导-澄澄老师 2025-08-11 11:43 24次浏览 老师您好,这道题不懂,为什么是恰当+ 可以这样理解:错报要从金额和性质两方面进行考虑,虽然金额高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此项错报不影响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关键财务指标,因此性质不重大,不属于重大错报,所以也可以不进行调整。 专业指导-厚泽老师 2025-08-11 11:43 19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这个利息为什么90天后就不收取,90日内要收取? 同学你好,是这样哈,老师跟你说一下原理。 在结息日起90天内,从会计核算角度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金融企业已经按照合同约定确认了利息收入 ,此时即便尚未实际收到利息,也认为收入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应该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体现税收的及时性和确定性原则。90天后,应收未收利息可能存在较大的回收风险,金融企业面临资金无法回笼的情况。为了减轻金融企业的税收负担,避免因未实际收到现金却要缴纳税款导致资金压力增大,此时暂不征收增值税,等实际收到利息时再缴纳,体现了税收与资金流相匹配的原则。 专业指导-岚妮老师 2025-08-05 17:04 50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里没明白,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说是因提供担保收到的对价,这里为什么还会因提供担保而有的担保收入呢?明明是我们这边提供担保,我们如果找担保公司,我们应该是付给担保公司钱吗? 担保合同的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市场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具体到担保场景,它通常表现为第三方为担保行为收取的取费或风险补偿,就是指给第三方的钱值多少 专业指导-娜娜老师 2025-08-05 16:45 111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道题我圈出来的那一步您能帮忙解释一下吗 就是技术转让收入这里不适用15%的税收优惠,应该按照25%的税率单独计算;技术转让应纳税额为2300-1400=900,其中500免税,400减半征收,税额为400*50%*25%=50; 前面的386.83是纳税调减了500+400*50%=700,但是是按照15%纳税的(即按照200*15%=30纳税的),但是应该按照25%纳税,所以少算了10%的税率差,所以这里加上哟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07-22 14:47 90次浏览 精华 这个对股份有限公司适用么 主要针对有限责任公司哟,股份有限公司在特殊情况下也适用(其实目前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实缴制,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哟) 专业指导-奇奇老师 2025-07-17 09:28 68次浏览 精华 老师,这题选项第D为什么不对,没看懂 同学您好,强制信息披露是强制需要披露的信息。硬信息披露指的是披露的是历史客观性信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硬信息不一定是强制信息披露,强制信息披露也不一定是硬信息。 专业指导-尤娜老师 2025-07-17 05:47 52次浏览 精华 同控的入账成本为什么要包含商誉呢?同控不是不产生商誉吗?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为: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账面价值的份额+商誉,下面来解释一下商誉是如何来的。 比如:甲从母公司A那里购买了同一集团的A的子公司乙,形成同一控制下合并,而乙是之前母公司A从外部购买的,当时购买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了商誉。现在甲从母公司A那里购买了乙,成为乙的母公司,也要把当初A购买乙形成的商誉承接过来。 也就是说:商誉并不是甲购买乙(同控)下形成的,而是之前最终控制方A收购乙时(非同控)形成的。 专业指导-婷婷老师 2025-07-17 09:46 340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