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263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合并方式下同控的初始入账成本。是支付对价的公允,这里是否要加上相关税费? 与重大影响下的初始入账成本区别是什么? 热爱学习的小天使,您好~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入账成本=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入账成本=购买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支付的直接相关税费(不含合并费用,合并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与重大影响下的初始入账成本区别:形成控制的,在初始取得的时候,交易费用是计入管理费用的;没有形成控制的,后续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交易费用是计入初始取得成本的。 继续加油哟,预祝顺利过关! 专业指导-媛媛老师 2025-07-03 10:40 22次浏览 第8题为什么会影响递延所得税资产呢? 同学你好,这笔销售退回在会计角度应当冲减2023年的收入和成本,减少23年的利润=800-600=200 万元,但是税法上要求这笔退回需要在24年进行冲销,导致23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产生了暂时性差异200万,应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200*25%=50万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7-03 10:40 22次浏览 资本溢价有什么含义,怎么解释,资本溢价的资金产生有什么影响 同学你好,资本溢价指的是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其在公司中股本所占份额,以本题为例,A公司股权比例为35%,股本金额=1000万*35%=350万,但是它投入的金额=500+65=565 资本溢价部分=565-350=215 ,这215万元要计入资本公积科目,通常投资者对企业比较看好时,愿意溢价购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以转增资本,扩大生产经营弥补亏损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7-03 10:40 15次浏览 这题没理解,2年哪里来的 从 2022 年 1 月 1 日签订协议,到 2024 年 1 月 1 日转让专利技术,这中间的时间跨度就是 2 年,即 2022 年和 2023 年这两个完整的年度 ,所以在计算这期间专利技术每年的摊销额时,是以这 2 年为时间期限,将应摊销金额(2021 年 12 月 31 日账面价值减去预计转让价格)平均分摊到这 2 年中。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7-03 10:40 24次浏览 政府补助章节里面怎么区分是资产类还是收益类,这个一直搞不明白 热爱学习的小天使,您好~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 只有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才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存货等流动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继续加油哟,预祝顺利过关! 专业指导-媛媛老师 2025-07-03 10:40 12次浏览 老师,43题怎么理解 是在什么情况下,会随着抵押呢?想不起来了 就是说比如原来房子抵押时候2层,后面增成5层,也是随之抵押的,大概这么个意思,是在什么情况下 关于抵押财产范围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后,该土地上新增的建筑物不属于抵押财产 。 这是因为在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时,新增建筑物尚未存在,抵押合同的效力不能及于未来才建造的新增建筑物。 专业指导-燕子老师 2025-07-03 10:39 23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债权人行使抵押权,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和超级价款优先权 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 适用于所有以动产抵押的情形,只要买受人是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无论该动产是何种类型、基于何种交易产生。超级价款优先权仅适用于动产抵押担保的主债权是抵押物的价款,且标的物交付后十日内办理抵押登记的情形,适用范围相对较窄,对动产的类型、担保债权的性质以及登记时间都有严格要求 “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 主要保护的是正常经营活动中的动产买受人,使其能够安心地进行交易,不必担心所购买的动产存在未登记的抵押权而影响其所有权的取得。超级价款优先权保护的是为动产买卖提供融资的出卖人或贷款人等特定债权人,确保他们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优先于抵押物买受人的其他担保物权人受偿 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的买受人” 的法律效果是,即使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只要符合正常经营活动中买受人的条件,买受人取得动产所有权后,抵押权人不能向买受人主张行使抵押权,抵押物的所有权发生了完整的转移。超级价款优先权的法律效果是,在满足法定条件时,超级优先权人就抵押物的价款享有优先于其他担保物权人(留置权人除外)受偿的权利,但并不影响抵押物所有权的转移,也不涉及对抵押物买受人权利的直接影响,只是在实现担保物权时调整了受偿顺序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06-20 18:14 37次浏览 精华 请老师帮我看下我计算的C方案方法可不可以? 同学你好,你的计算过程没问题哦,但是建议考试时不要直接写现值或者终值系数的数值,建议先列公式再代入数值哦 专业指导-彬彬老师 2025-06-20 15:30 61次浏览 精华 老师,同控下面不是没有商誉的嘛 这题是非同一控制(甲、乙无关联),非同一控制合并要按公允价值算,会产生商誉;同一控制才没有新商誉 ,因为同一控制是集团内整合,按账面走,不确认新商誉 。本题是非同控,所以有商誉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06-20 10:12 126次浏览 精华 少数股东权益的计算不清楚怎么算的,除了倒计,想知道具体的计算方法 少数股东权益计算,关键是按持股比例,结合子公司权益变动逐步算: 1. 购买日:先算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评估增值/减值 )少数股东权益 = 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 2. 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子公司净利润(像评估增值资产折旧/摊销差异要调整 ),算权益变动(如其他综合收益等 )。 少数股东权益 = 购买日数 + (调整后净利润 + 其他权益变动 )×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按比例把后续权益变动加到购买日基础上,就是期末数 。 核心是“购买日公允价值为起点,按持股比例跟投子公司权益变动” 专业指导-小熊老师 2025-06-20 11:25 90次浏览 精华 该题通过前1-4小题计算可得:边际贡献率为50%,安全边际率为50%,在求息税前利润时用销售收入(销售量x单价)x息税前利润率(边际贡献率x安全边际率)=120求得的销售量为4800件,结果怎么不一样呢?错在哪里了?谢谢老师! 1. 核心公式是 息税前利润 =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你的“息税前利润率 = 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率”推导没错(本质是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 =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 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但题目第(5 )问是“目标息税前利润 120 万”,需重新用“(固定成本 + 目标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计算,而非用正常销售额的息税前利润反推。 2. 你之前结果偏差,是误将“正常息税前利润 40 万”的公式套用到“目标息税前利润 120 万”场景,导致逻辑错位。 简单说,公式本身没错,但应用场景要对应:前 4 问算“正常息税前利润”可用安全边际×边际贡献;第 5 问算“目标销售量”,需用“(固定成本 + 目标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这样就和答案一致啦~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06-20 15:02 37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用3000×55%不是2500×25% 剩余股利政策是先满足投资所需权益资本,再将剩余利润发股利 。 本题中,投资需 3000 万,按目标结构(权益占 55% ),需权益资本 3000×55% 。用 2020 年净利润 2500 万先补权益资本,剩余即股利(2500 - 3000×55% = 850 )。 “2500×25%” 无政策依据,因政策不按净利润固定比例分,而是先满足投资权益需求,所以用 3000×55% 。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06-20 11:25 53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